第八章 离你近一点
对于苏虹语这个门外汉来说,研究京剧无异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浅显懂点皮毛,很难理解戏曲的全部功能与之产生共鸣,尽管如此,想离何青衣更近一点,她还是硬着头皮找了关于京剧的各种资料。
手指轻敲键盘,输入“何青衣”三个字时,苏虹语心里有点紧张,仿佛在找寻曾经丢失的过去,有点怕看到关于他过去的经历,不管是好是坏。
走神了一会,才按了回车键。
何青衣,男,1992年4月21日出生于北京,京剧演员。四岁半开始学戏,前期代表作品有《穆桂英挂帅》、《木兰从军》、《贵妃醉酒》等,2014年2月,正式加入中国歌剧舞剧院。
何青衣演出经历:
1998年1月满六岁的他在北京正乙祠戏楼第一次登台,表演《穆桂英挂帅》。
1999年7月随梅派师父在天津大戏院专场演出,演出班底为国家京剧院青研班,表演《木兰从军》,精彩的表演博得满堂彩,进一步走红。
月,何青衣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2000戏曲年度盛典中获得了“最具潜质奖”。
2001年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2001戏曲春晚的录制,表演《贵妃醉酒》饰杨玉环。
2002年应邀参加上海东方卫视录制的“上海各界人士中秋节晚会”,表演京剧《嫦娥奔月》。
2003年,在北京戏曲兴趣班继续学习。
2004年2月,参加河南卫视《梨园春》节目,表演《童女斩蛇》,饰李寄娥。并反串《辕门射戟》中的吕布(小生)。
2010年春晚,何青衣与部分京剧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演员登台演出《天女散花》。
2011年,何青衣学习服装,表演,研究新的曲目,并在各大剧院逐渐崭露头角。
3年,何青衣首度担纲总导演并领衔主演的创意京剧之作《京剧之路》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全球首演,演出一年来,《京剧之路》不断刷新着自己的演出记录,获得了海内外观众的一致赞誉。此番巡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戏曲热,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下,其对推进戏曲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2014年2月,何青衣从一名京剧演员转型做歌剧舞剧演员。同年6月,何青衣发行个人单曲《十愿》,并荣获“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冠军。
2016年8月,历时两年打造的第一部歌舞诗剧《相思令》,在北京保利剧院正式全球首演,同年发行个人首张音乐专辑《长相思》和舞台作品《相思令》原声大碟。
……
屏幕上何青衣一步一步的成就,一点一点地跳进她波澜的眼底,她看了好一会,神不附体,上面都是关于他的成就和经历,并没有具体谈到他日复一日排练的艰辛。
果然,不管经历如何,最后呈现给大家的必定是成功的刹那芳华,背后默默的努力沉淀又有谁知?
直到鼠标无意滑动网页,她才收回神,刚好瞥见面前某个论坛写着对何青衣的评价。
作为一名九零后,何青衣在追求戏曲艺术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挖掘传统艺术的精髓,并善于和观众沟通,用心展示出舞台上最美的“青衣”,这一点用心在年轻一辈的表演中实属难能可贵。就以其扮演过的青衣角色为例,无论白素贞、杜丽娘,王昭君、杨贵妃,还是花木兰、穆桂英等,何青衣在京剧艺术基础上极致诠释她们的伤情与悲悯、婉约与华贵,重情与英气,不输当年梅兰芳的舞台风采、“女神形象”。
今年转型来的第一部作品《相思令》,中西乐器的融合与何青衣真假声的演唱,使《相思令》更加凸显中国诗意的美学境界。他的表演方式融合了中国民族艺术,将传统戏曲和歌剧等艺术结合为一体,每一出细腻与深情的表演,无不拨弄与撼动观众的心弦。何青衣的扮相突破了以往传统古典的形象,结合了戏曲的传统扮相和现代化妆技术,整体表演美而不俗,媚而不妖,台风极正,富有人情味,这样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
苏虹语滑动鼠标,继续往下看。
何青衣从京剧演员转型做歌舞剧演员在京剧界自然掀起大波浪,一时间风云际会,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舆论铺天盖地。有人批判他靠着脸蛋在京剧界浑水摸鱼,玷污了纯粹的京剧,更有甚者怀疑京剧是不是没市场,不流行了……
什么难听的话都有。
看到这,苏虹语忍不住为他心疼,当时他一定很不好受……真是七十二行,行行有好唱的曲,行行有难念的经。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种观点,有人说何青衣的转型既是时代发展中的必然,也是文化形式多样性的一种继承、变异与创新。戏曲是民众情感的慰藉,喜欢戏曲理解戏曲的自然不管何青衣以什么方式演出,都能喜欢与支持他,与他携手传承。
……
苏虹语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关掉网页上面密密麻麻热议何青衣转型如何如何的帖子,随意打开一个视频软件,搜索何青衣接受采访录制的视频。
点开了其中一个。
何青衣坐在接待黑色沙发上,穿着他一贯朴素的衬衫加休闲长裤,一本正经地听着主持人的提问。
主持人:《京剧之路》的想法是如何来的呢,怎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个传统与现代相融的戏曲之作?
何青衣:《京剧之路》寄予了我一个期待,它是多元素的。今人看古人的戏,看的是什么,这是传统戏曲需要思考的问题。《京剧之路》的题材是历史的,但创作理念和立意是现代的。
主持人:《京剧之路》全球巡演后,您就转型做歌剧舞剧演员,那可以这样认为《京剧之路》是您在京剧舞台上的最后一部作品么?
何青衣:在我看来,唱戏的路上,没有第一部和最后一部之说,只有不断出现的更好的。
主持人:在您看来,转型做歌剧舞剧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苏虹语觉得主持人这个“您”真是客气得很,算是很正规正矩的采访了。
何青衣沉默了下,似乎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
最终他还是开口道:戏曲艺术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浓缩着一个时代的情感,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戏曲,有什么样的地方,就有什么样的声腔。我能做的,是将时代发展的新元素一点点融进传统戏曲,吸引更多年轻一辈人的接受,进而喜欢上京剧乃至地方剧。对我而言,这是有意义的事,就够了。
主持人:能具体谈谈吗?
何青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它不是一层不变的,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特色,就像先出现了诗歌后出现了诗词再后来有了元曲,这些都更加丰富了文化,至于背后的耕耘者以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文化被以更好的方式、更多人接受的形式继承下来了,弘扬开了。
主持人:您怎么看待他人对您这种转型众说纷纭的看法,会不会影响到您今后的发展?
何青衣:我只是个耕耘者,别人怎么舆论我没关系。做歌剧舞台剧,从某种程度是为了更好的创意延续我们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京剧集中了我们民族的诗歌和戏曲之大成……
看到一半,散着乱糟糟短发的邹玥进来,跟着她看了会视频后发表言论:“何帮主啥时候演了个《京剧之路》,还是这么红极一时的,为毛我不知道?”
“我记得某人说过她老早就喜欢戏曲了。”
“啊哈哈……此一时彼一时嘛……何帮主说这话时完全一代老人的态度和语气,明明自己还是个毛头小子,真是大言不惭……”
苏虹语笑了笑,没搭理她的话,转而看《京剧之路》的简介。
《京剧之路》讲述了一对青梅竹马从小到大的故事,故事一开始设定的背景是民国时期,战火纷飞,女主人公阿虹从小有臆想症,极爱扮演各色各样的戏曲人物,在任何场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演欲,男主人公从小追随阿虹,在战乱的年代不离不弃地守护她,陪她走南闯北,跟着师父学艺,并到处演出,也参与演了很多角色。她演学生、他就演文人;她演少妇,他就演农夫;她演贵妃,他就饰帝王……由于演得入戏,阿虹经常沉浸在角色中不能自拔,在演戏过程时常随着角色的人生起伏而悲欢,为和自己有关角色的人生而牵挂担忧,男主人公陪着她开导她,最终两人一步步走出戏里的人生,并把自身的京剧本领更好地传给下一代。
《京剧之路》虽唱词寥寥,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却时间跨度大、考验演员的基本功。毋庸置疑的是,其情节细致入微,融合了现代服装时尚因素,恰如其分地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与想象空间,可以说,在中国的戏曲道路上还从未有过。
“中国戏曲深蕴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人物。”这是戏曲届公认的事实。
“高度程式化”这几个字,不言而喻,可想而知戏曲演员背后的努力绝不简单。
苏虹语心下一叹,过去那几年,他是怎么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操心着自己的事……
苏虹语几乎是用了一整个晚上坐在房间了解何青衣,把有关他的个人介绍、演戏经历、参与录制的视频,都看了一遍。
她相信,青衣的表演艺术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及经济背景的人们的喜爱。特别是有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学生的注入,现在的学生多数喜爱有正能量的娱乐明星。
时间和能力会是最好的证明。
苏虹语搜出《京剧之路》的戏曲视频,点开。
“作业有难题?上课没听懂?让步步高家教机来帮你!神奇的扫描笔,扫除作业难题!课后同步学,老师教到哪学到哪,更有众多知名课外扩展,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有趣……”
这则广告一出,吸来了邹玥的注意力。邹玥叹了口气,似是而非道:“啧啧啧,现在的学生,幸福得没话说,瞧瞧,没有老师照样能学!”
广告结束,苏虹语换了个姿势,背靠木椅,抱着抱枕,认真看着《京剧之路》第一幕:
一间学堂,一张木桌,舞台背景是一片山水文园。扮演女学生的何青衣着朴素的一袭浅色绿衫,坐在书桌前凝眉,用专业的细致动作柔软地捧起一本线装书……
“要是不看字幕,我还真不知道何帮主在咿咿呀呀啊啊什么,这么高端的艺术,能被传承下来,果然唱戏的都不是吃土的……”
“安静看。”
舞台背景一换,女学生开始幻想,想象着她是从军出帅的花木兰,素手一挥驰骋疆场的将军,大唐盛世的杨贵妃……何青衣要不断切换唱腔表现出少女不同的心思、神态、动作,舞台背景也跟着一起转换。
小小的戏台,却吚咿啊啊出一生,几世。
何青衣将最日常化的动态提升到戏台上,既演出民间女子的形,也绎出女子的魂,戏台上的他,是把角色演到骨子里的“青衣女子”。
看完《京剧之路》的全部内容,邹玥这个对京剧半桶水了解都算不上的门外汉都连连滋生赞道:“不容易啊,这唱腔,这扮相,这多姿多彩的身段,得有多深的基本功。虽然听不懂唱词,我还真深深折服在他优美的唱腔和精湛表演中了。”
苏虹语却是想,也勿怪她们两孤陋寡闻不知道有《京剧之路》,当时她们忙着考研实习找工作累得跟狗一样,而何青衣正是大红大紫的时候……
“明天咱两都是下午的课,放学后,你是跟我吃饭还是跟何帮主?”邹玥攀住苏虹语的肩膀,挑眉问道。
“他明天和剧团的人回北京。”
“这么急?那你两得啥时候才能见面?”
“听他说是要确定下个月出国演出的时间和其他的什么事,不过很快就可以回来了。”
隔天星期一,高一七班早课。
“上个星期布置你们先去预习《荆轲刺秦王》了噢。”苏虹语把课本在讲台放好,一边拿着U盘走到多媒体旁,一边说:“在学习这篇古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是上届,也就是现在读高二的你们的师兄师姐表演的荆轲刺秦的片段,当时我帮他们录制下来了,等会注意看他们如何拿捏角色,如何展现文言文和现代语言结合的魅力。”
视频一打开,交织着的笑声先传出来,接着便看到了着清一色蓝白相间校服的同学们把教室内的桌子椅子移到四周墙边留下中间位置作为舞台,然后就有同学举着“《荆轲刺秦》片场”的纸板面对摄像头穿过来溜过去。
看到这,讲台下一片笑声。苏虹语按了暂停键,微笑着解释:“当时让他们准备表演时,就有同学提议说得组个剧团,全班分组,方便日后切磋演技。毕竟我的课你们也知道,让你们上台展现个人才艺的机会比较多,苏老师很欣慰,你们的师兄师姐不仅配合我布置的任务,还经常和我探讨人物特性、或者课文里的主题思想,提出他们的疑问。所以,我希望,你们也能在我的课上放得开些。”
“放心吧苏老师,我们肯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底下有男同学带头宣扬。
“好,我们接着看。”苏虹语笑道。
接着便有一个男同学举着“《荆轲刺秦王》第一场”的牌子站在讲台上,念起旁白: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大部分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于是求助荆轲。
扮演太子丹的男同学一手背在身后,一手频繁地抚着下颌假装有的胡须,在讲台前心绪不宁地踱步。随后,扮演荆轲的短发女同学从教室后门进来拜见太子丹。
太子丹见之,着急道:“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我内心惶恐啊,虽然想长久地侍奉您,可我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
荆轲抱拳作揖:“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丹皱了皱眉:“樊将军于我燕国有恩,他此前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个人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太子……
太子丹摆摆手,走到讲台上的椅子坐下,眼神深沉,盯着一块黑板擦出神。
荆轲知道太子丹不忍心,先行告退,走到教室后面,私下会见樊於期。
荆轲肺腑道:“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於期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每当我想起这一点,就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荆轲叹了口气,用校服袖子帮樊於期擦了擦眼泪,严肃道:“将军,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
樊於期抹泪,上前问道:“是什么?”
荆轲狠下心,一条腿跪下:“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如此秦王一定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到时进贡我找机会靠近他,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不知将军能否答应?”
扮演樊於期的男同学把校服长袖挽起,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
于是拿支铅笔割脖自杀。
坐在教室前台的太子丹眼皮一跳,预感有不好的事发生,马上赶着马车跑去(从教室前门出去绕到教室后门),见到躺在桌上气绝的樊於期,于是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
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装好它。
“苏老师,那个樊於期是不是傻,才听到荆轲提出给那什么秦大国献他的头颅,他就立马抹脖子了,作为燕国的大将军实在有勇无谋,古代不是有易容术吗,随便抓个犯人易容成樊淤期的模样再把他的头砍下来拿去进贡不就得了?”坐在最后面的一位男同学铿锵道,听声音,倒挺洒脱。
苏虹语看着台下被这个问题引发而躁动的同学们,多了几分满意的神色,道:“姚同学,你的想法构思奇特啊,但咱得根据当时的情境来分析,樊於期爱国爱民爱家,身为将军,他有他的苦衷,如果他的一条命能换回燕国的稳定,他必然捐躯救国。所以,才有他仰天长叹、捶胸顿足的流泪举动。易容术一般出现在武侠小说里,某些稗官野史的确有记载,但纵观中国历史,我还没发现有哪个朝代在行军打战、保家卫国时采用易容术来临危解难的,电视剧里倒常常有上演啊。”
学生们鼓掌称道,对荆轲刺秦之举引起一番热烈讨论。
看到他们思索的面孔,苏虹语不禁回忆起当年他们上这篇课文的时候,当时“荆轲刺秦王”不算考试重点篇目,所以他们班的语文老师只花了两节半课就把这篇文言文的翻译、注释、中心思想给讲完了,那时她还特意和李逍遥讨论,荆轲此去是不是命中注定必然刺秦失败,才得以让高渐离易水河畔击筑送别荆轲的悲壮画面以及“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名句流传青史……
李逍遥用一种看破天机的表情说,过去的历史在现在看来都是命中注定,不然何以成就我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朝代更迭、成王败寇,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命中注定没有人能完美地不动声色地推进历史文明发展的进步,所以我们现在要吸取教训啊,不能一面宣传爱好和平、一面背地里搞破坏,要打破这种命中注定的自相矛盾……
想不到几年后,她成为老师,会以这样开放的方式来详细诠释《荆轲刺秦王》,也算是对得起樊於期的自尽荆轲的刺杀,以及当年李逍遥的一派箴言。
下午班会课结束后,苏虹语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她所教的两个班的科代表就把收齐的作文本送过来。
“苏老师,这些随笔要发下去吗?”七班的科代表指着桌上的一沓装帧各样的本子,随口问道。
苏虹语微笑道:“发下去吧,我批完了。”
两科代表抱着随笔本走后,苏虹语方记起把手机开机。
刚开机,就收到一条信息:
虹语,上完课有空吗,一起吃个饭吧。
是蔡君皓的短信。
她已经没课了……为了不让何青衣误会与他暧昧不明的关系,还是有必要去解释一下,苏虹语想了想,发了两字过去:好的。
苏虹语简单收拾了下桌面,给邹玥发个微信后,背着单肩包走出教学楼。
到校门口时,没料到何青衣和蔡君晧两人居然同时摇下车窗。
戴着口罩的何青衣先一步下车。
苏虹语看到何青衣很惊讶,直接走过去问他:“你不是回北京了吗?”
“今天晚上的飞机,想着还有时间,过来看看你。”
苏虹语被他抚摸着头发,低头去看他的鞋尖,想着如何解决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
这时,蔡君晧走过来,苏虹语忙与何青衣拉开距离,面向蔡君晧。
“虹语,一块吃个饭?”
苏虹语点点头:“嗯,好。”
然后,在转身的时候,何青衣拉住她的手,眉头微皱。
本着何青衣是自己人的念头,苏虹语安慰性地看了他一眼,缓缓抽出手,走向蔡君晧的奥迪。
他会不会生气……
车行到一个红绿灯口,苏虹语控制不住内心乱七八糟的想法,说:“蔡先生,我可能没法跟你吃饭了,真的很抱歉,我男朋友在等我。”
“刚刚那位?”
“嗯。”
蔡君皓略显迟疑,心神不定道:“好吧……希望改日有时间能和你相聚。”
苏虹语说了句抱歉,就让人家靠边停了车,然后急匆匆坐公交返回学校门口。
苏虹语看着空荡荡的校门口,懊丧地站在何青衣刚刚停车的位置。原本准备好措辞,结果就那样潦草仓促地跟蔡君皓坦白,现在估计青衣也在生她的气吧,她真不是一个好的恋爱对象……
“苏老师你在这里干嘛?”邹玥拍了她的肩,狐疑地问:“此刻不是应该跟蔡某人吃饭的吗?”
“晚了。”
“啥?”
苏虹语简明扼要地说了来龙去脉,邹玥一听,有些惊愕:“毕竟你男朋友是何帮主,好歹你跟他解释下。他眼睁睁地看着你跟其他男人走,除了没面子外,他也很受伤的好吧?”
“当时蔡君晧就在一旁,我总不能不给蔡君晧面子。我以为我和青衣已经确定关系了,即使我不说,他也会选择相信我。”突然间的失落,让她的声音有些微乎其微的迷离。
“那你至少和何帮主说句‘我去去就回’什么的,他是男人,即使胸襟再宽广,也会有经不住摧残的时候,何况遇上你这么个闷葫芦,他能不多想吗?”
这话说得苏虹语心旌摇摇。
“我打个电话和他解释下。”说完,苏虹语慌忙找到何青衣的号码,拨了过去。
“对不起您所拨打的号码已关机,请稍后再拨……”
邹玥经不住一笑:“真是个不懂事的号码啊。”
作为矢志不渝的好闺蜜,邹玥让苏虹语陪着她到中心购物商场闲逛,吃饭,闲逛。
直至晚上九点,何青衣的电话还是关机。
两人在一起还不到七十二小时,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的迟钝惹青衣生气了……苏虹语怔怔地坐在沙发上,埋头沉思。
“他肯定在飞机上了,C市到北京也就四个多小时,你晚点再打过去,他准接。”邹玥坐下,拿着苏虹语的手机打开消消乐,“你就别多想了,何帮主是不会生你气的,估计这会在自己生自己的气吧。”
晚上十点多,何青衣的电话打过来,邹玥递还她:“喏,这就来电了。”
苏虹语接过,他温和的声音穿过电波来到她耳边:“虹语,怎么了?”
“青衣,你……你生气了吗?”
电话那边低笑了声:“你担心我生气?”
“嗯。”
苏虹语隐约听到了那边行李箱噜噜噜摩擦路面而过的声音,估计他是一下飞机就给她电话。
“傻虹语,我其实应该感到高兴,虽然你当时和那一位走,但我想你应该有事和他说,把我当自己人了才会抛下我。只是,那一瞬间,看着你上了他的车,让我有种不安的感觉,如果我有天没有说一句话就离开你,你是不是觉得我的离开是理所当然的?”
见苏虹语沉默了,何青衣接着说:“虹语,我希望你不要总是和我太客气,我来找你你就回应我,我不来找你,你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甚至不曾想过来烦我。”
良久,苏虹语轻声言道:“好,我会学习怎么做一位女朋友的。”
何青衣笑了会,感叹了一声:“我怎么有种在□□女儿的感觉。”
“青衣,早点回来。”
“嗯,最迟这个星期五。”
苏虹语等着他挂电话。
两人都沉默了几秒。
“虹语,晚安。”
“嗯。”
坐在沙发上涂脚趾甲顺便旁听的邹玥囔囔:“哎呦妈呀,哪个女的能招架住何帮主这般柔情似水,啧啧,你两真是般配,一个冷冰冰,一个骄阳似火。敢情你两上辈子是在佛前跪了五百年苦苦哀求佛祖恩赐的这段姻缘?”
苏虹语不言,拿起抱枕坐到她旁边。
(https://www.uuubqg.cc/103_103904/534845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