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零妇产圣手 > 91.谁准你进来的?

91.谁准你进来的?


  第 91 章

  雨后乡间夜晚, 夜风带着飒飒凉意,余秋给红霞听完了胎心,将人转移到板车上, 直接往渡口推去。

  板车上没有固定输液瓶的架子,余秋只好自己伸手抬着。

  原本这活她想交给红霞丈夫处理, 结果那小伙子手抖的厉害, 差点儿没直接摔碎了盐水瓶。

  余秋可没有多余的药水给他浪费,只好自己抓着。

  暴雨过后, 夜色深沉,天上既看不到星星, 也不见月亮的影子。

  马灯在夜风中摇摇晃晃, 连手电筒发出的关注, 也像是害冷一般瑟瑟发抖, 只勉强照出一小块昏黄的地块。

  廖主任再一次在心中发出咒骂, 杨树湾怎么能没通电呢?看看这样子,简直让他脸上无光。

  好在知青点到渡口距离并不远, 众人跌跌撞撞的, 还是顺利将红霞送到了渡船边。

  船还没来得及起锚时, 河面上又迎来一艘船。

  何东胜站在船头喊:“你们要去哪里?”

  说话的功夫,他人已经转移到史蒂夫导演的专用船上, 帮忙伸手拉板车。

  余秋惊讶:“你怎么回来了?”

  何队长不是说要在县城留一晚上吗?

  何东胜避重就轻,只追问大肚子的情况:“她怎么样呢?”

  挂进去的硫酸镁起了作用, 红霞现在的宮缩已经明显放缓下来,只是胎心仍旧快的让人心惊胆战。

  余秋让红霞左侧卧位, 只可惜这儿并没有氧气袋可以让红霞吸上。

  “先送医院再说吧。”她叹了口气,“红霞得开刀。”

  红霞的丈夫明显瑟缩,惶恐而茫然地瞪大了眼睛。即使上了船,他也没能接受妻子必须得去医院开刀的现实,只惶惶然被迫跟着妻子走。

  看着这年轻的准爸爸,余秋就在心里头叹气。

  她穿越之前,有专家建议将法定婚龄调整到18岁。

  他们产科骂成一片。18岁过来生孩子试试?父母跟孩子都是小孩,你让他们能做什么决定?生下孩子之后,小爸爸小妈妈又靠什么来养活孩子?真是不榨干父母最后一分养老金都不罢休。无限好文,尽在网

  没见过这么不要脸薅羊毛的。

  何东胜点点头:“那就赶紧开刀吧。”

  他目光扫过史蒂夫导演跟他的助手,还有那群陌生的官员;忍不住微微蹙额。

  下午老成根夫妻返回县城渡口的时候,说了洋人要给小秋大夫拍电影的事情;何东胜就又气又怒。

  开什么玩笑,都不知道这群洋人究竟是个什么来路,怎么能冒冒然地让小赤脚医生一个人就上了他们的船?

  别说他们的身份存疑了,就算他们是被邀请来拍摄纪录片的,小秋大夫也不能就这么上。

  枪打出头鸟,闷声发大财。这种事情搞不好就是个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间炸开,挨着的人别看前头烈火烹油红火的不得了,后面说粉身碎骨就粉身碎骨。

  别看现在批林批孔,往前再数几年,林副主席可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生产队长怕小赤脚医生吃亏。小秋大夫虽然业务水平没话说,但人家看的不是业务。

  然而看现在这架势,廖主任虎视眈眈的,他们这边就是想要拒绝也拒绝不了。

  余秋现在倒是非常庆幸自己跟着设置主的船回到了杨树湾,正因为如此,他们现在才有交通工具护送红霞去卫生院。

  雨后河水涨了一些,但好歹还算风平浪静。快船突突突 了不到10分钟就直接停在了红星公社的渡口边。

  宝珍抱着医药箱跟上,她疑惑地回头看了一眼暗沉沉的江面,原来杨树

  湾距离公社这么近啊。

  他们只是没有船而已。

  廖主任在前头一路大喊着开道,板车推着红霞往卫生院跑。

  王大夫正在一楼值班,听到动静跑出来看情况。

  余秋说这人要剖腹产的时候,可怜的小大夫惊恐地瞪大了眼睛:“啊?开刀!卫生院开不了刀啊。”

  至于剖腹产,他只听说过,就连在县医院实习的时候,他都没见过。

  余秋也傻眼了,她突然间反应过来卫生院好像只能做一些小手术。

  可是现在怎么办?难不成在坐着快船,赶紧将人转送到县医院去?

  妈蛋,她还不如一开始就把人送去县医院,说不定还能多一分机会。

  “大夫,我肚子不疼了,我自己生。”红霞突然间叹了口气,像是如释重负一般。

  余秋不假思索:“那是因为用药抑制了你的宮缩。”

  她话刚出口,就忍不住脑袋一个激灵。

  不对劲,余秋伸手摸红霞的肚子,在碰到的一瞬间,红霞就疼得大喊起来,然后整个人眼睛往上翻,像是晕死过去一样。

  余秋浑身肾上腺素飙升,完蛋了,这肯定是子宮已经破裂了。

  按照常规,子宮完全破裂瞬间,产妇常感撕裂状剧烈腹痛,随着子宮阵缩消失,疼痛缓解。

  余秋一直关心着红霞痛不痛,但她千算万算漏算了一点,也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忍耐功夫完全不合常理。

  红霞应该是经历了一阵剧烈的疼痛,但是她忍住了没有喊出声。

  “快,立刻手术。”余秋嗓子都喊劈了,“马上手术。”

  情急之下,她甚至来不及再听孩子的胎心,直接把红霞挪到了手术床上。

  她现在真庆幸自己没有冒险将红霞转移去县医院。因为如果红霞在船上就子宮破裂的话,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宁。

  妇产科的值班医生听到消息下来了,可她也不会开刀,只能抓着木质听筒去找宝宝的胎心。

  然而她找不到,她只摸到了孩子的小胳膊小腿。

  红霞脸色灰败,浑身湿冷,一动不动的躺在手术床上,已经没了任何反应。

  搭班的老护士反而是反应最迅速的人,她将4条静脉通路全开放了,追问余秋:“全挂水吗?”

  “都挂,充分补液。”余秋急着大喊,“赶紧打麻醉呀。”

  卫生院没有专职的麻醉医生,既然他们不开展大手术,那么麻醉就是手术医生自己的事情。

  被迫坚持充当麻醉医生的王大夫惶然不知所措:“打……打啥?”

  “芬太尼入壶,给我推进去。”余秋冲到旁边洗手,又招呼卫生院的产科医生,“立即给产妇的腹部消毒铺巾。”

  这事儿不能等她来做了,红霞跟孩子的情况等不及。

  事实上为了节约时间,余秋只来得及用肥皂水洗干净双上肢。

  肥皂水碰到她胳膊肘的烫伤时,余秋痛得龇牙咧嘴。

  如果她还在省人医,就冲着她胳膊肘上烫出的大水泡,这台手术她也不会上的。

  可是现在她没得选择,她只能穿戴两件无菌手术衣并戴两副无菌手套,立即上手术台开始手术。

  常规剖腹产使用的是腰硬联合麻醉,这样产妇本人是清醒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头也不容易窒息。

  可是现 在条件不允许,打硬膜外麻醉需要技术跟时间还需要红霞本人的配合。

  这三个条件,他们一个都没办法满足。

  只能直接上全麻,用最快的速度将孩子捞出来。

  从切皮到取出胎儿,余秋最快的记录是两分半钟。

  外头廖主任还在喊:“针刺麻醉,赶紧给≈lt;/

  她打针刺麻醉呀。”

  余秋回过头冲着手术室外头大喊:“闭嘴,我听不到血压了。”

  事实上护士已经完全量不出血压,大家肉眼可见地看着产妇的肚子又鼓出来一块。

  芬太尼刚推进去,也许都没有来得及起效,余秋的手术刀就划开了红霞的肚皮。

  因为疼痛,原本已经近乎晕厥的红霞本能地开始挣扎。

  余秋在红霞肚子上打了利多卡因做局麻,但局麻药起效也需要时间。

  她额头上全是汗,因为麻醉药品有限,肌肉松弛效果不好,手术视野暴露的非常糟糕。

  人肚子疼的时候上前硬得跟块铁板似的,何况是现在受到了手术刀的刺激。余秋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开刀的。

  尽管这样,当手术刀突破进腹时,汹涌而出的鲜血跟羊水还是瞬间让她看见了大屠杀时的江面,血水澎湃。

  “管子,吸引管。”余秋喊出声才发现卫生院手术室根本就没有什么负压吸引器。

  他们不开展大手术呀,怎么会有这些东西?

  余秋气得大骂:“赶紧配备呀,没有这些我怎么开刀?”

  单纯依靠器皿直接从肚子里头舀液体当然不可能,好在护士直接拿了剪断的输液管过来。

  管子一头放在产妇的肚子当中,一头被何东胜含在嘴里头,用力一吸,然后通过虹吸效应,产妇腹中的羊水跟血水源源不断地往外抽了出去。

  红霞的子宮破了个大口子,与鲜血跟羊水一块汹涌而出的还有她的孩子。

  余秋艰难地捞出了这个毫无反应的小孩,交给助产士下台处理。

  2019年的医院基本上不存在所谓的保大人保小孩现象,因为大家各司其职,剖腹产终止妊娠就是既保大人又保小孩。

  产科医生在台上处理大人的情况,宝宝被剖出来之后有新生儿科医生接手抢救。

  可是现在,没有新生儿科医生在场,余秋只能先完成产科医生的职责,挽救产妇的生命。无限好文,尽在网

  现在摆在余秋面前的问题是红霞在大出血,子宮软软的,卫生院现有的所有宮缩药物用上去以后仍然没效果。

  血像是完全不凝固一样,花花往外淌着,浓郁的血腥味弥漫着整个手术间,让人心惊肉跳。

  如果是其他情况的大出血,余秋最起码还能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利用盐水纱布过滤腹腔出血,然后回输到红霞体内。

  可现在鲜血跟羊水混合在一起,这血要是流进红霞体内,万一发生羊水栓塞呢?这可是会要人命的。

  事实上现在余秋就非常担心红霞会羊水栓塞,开放的静脉窦在羊水里头泡了这么久,想想都让人心惊胆战。

  可是对于大出血的病人而言,能不能及时有效输到血是救命的关键。

  血源紧张在2019年的基层卫生院仍然是掐着基层医生喉咙的魔爪,很多时候医生甚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去。他们知道怎么救病人,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血可用。

  余秋喘了口粗气,终于下定了决心:“打肝素抗凝,用纱布过滤血,自体血回输。”

  管不了羊水栓塞了,未必会羊水栓塞,羊水栓塞 了也未必肯定会死。

  可是她知道如果现在没有血输进红霞的血管当中,这个可怜的女人就会立刻死掉。

  她身体里头的血已经快淌干了。

  大失血休克病人抢救的原则是尽快止血,尽快输血。余秋没办法从手术台上下去自己用纱布过滤血,只能口头指挥王大夫进行操作。

  “你去跟产妇丈夫说一声,他妻子现在情况很危险,我们正在想尽办法救她的命,但是有可能会导致其他致命的危险。”

  说话的

  时候,她手上也没停下,她跟妇产科医生拼命地按摩子宮,试图让出血停下来。

  助产士倒是在旁边喊了一句:“要不要三腔二囊管?”

  她记得小秋大夫曾经用三腔二囊管挽救过一位大出血的病人,就是门口供销社的燕子。

  旁边的护士喊着:“没有三腔二囊管了。”

  前两天内科刚来过胃溃疡大出血的病人,用了三腔二囊管就转去县医院了。

  卫生院还没有来得及补货。

  “快去拿避孕套。”助产士一边拼命地拍小孩的脚底,一边大声喊自己的同事。

  她记得小秋大夫说过,避孕套跟导尿管联合起来用可以治疗产后大出血。

  余秋的脑海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其实现在最简单,效果最明显的止血办法是做子宮血管结扎+b-lynch缝合术。

  所谓的b-lynch缝合术是对子宮血管和肌肉连续地施加垂直压力,阻止部分子宮动脉、卵巢动脉分支由子宮侧缘向子宮中央的血流分布,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这个手术简单快捷,止血效果不错。但有一个问题,子宮在收缩后宮体会变小,原本缝合紧的线就会松下来,然后导致二度出血。

  可要是加上子宮动脉结扎术,结扎子宮动脉上行支、下行支及与卵巢动脉的吻合支,子宮坏死的概率又会增高。

  余秋穿越前两个月就曾经碰到一例由下级医院转省人医的子宮动脉结扎术+b-lynch缝合术后子宮坏死病例。

  后来为了保命,产妇在省人医做的子宮切除术。据说患者家属去原先的医院闹了,结果很不愉快。

  假如红霞已经生过好几个孩子,余秋肯定毫不犹豫地给她进行b-lynch缝合术。

  毕竟术后子宮坏死的概率并不高。

  可是红霞才第一次生孩子,而且这个孩子生下来就重度窒息,抢救到现在也就是发出小猫哼哼的声音。

  万一这个孩子不好呢?红霞还要不要再一次当妈妈?

  “打副手套给我。”余秋决定还是采取球囊填塞法给产妇止血。

  她觉得很悲哀,在救命的时候,她还要考虑患者的生育功能。

  可是她又清楚地明白,如果红霞丧失了生育能力,如果这个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话,那她此后的人生很可能就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因为即使到了9012年,还有病人家属直言不讳地跟医生谈,救活了还能不能生孩子?不能的话就不用救了。

  余秋不能再等待楼的值班护士跑到二楼妇产科去拿避孕套。

  那不是急诊护士熟悉的环境。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急诊护士很可能无论如何都找不到避孕套究竟放在了哪儿。

  而唯一熟悉环境的两个人,产科医生在手术台上,助产士还在继续处理刚生下来的孩子。

  余秋现在的选择是利用手套自制水宮腔压迫止血。

  乳胶手套,手术台上就有,拿线扎了手套5个手指头处,翻转后放进去橡胶导尿管 ,再用线结扎手套口确保不漏水。

  四层厚的无菌纱垫一角与手套口丝线结扎固定,然后纱垫包裹手套外部,确保不影响手套膨胀。

  自制好的水囊送入宮腔底部

  ,余秋按照红霞的宮腔大小,打了300 l的生理盐水,结扎尿管尾端。

  手术室里头只有红霞孩子小猫哼哼一般的声音,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的盯着红霞的肚子,生怕里头再涌出血来。

  所有的止血药都用上了,卫生院连便宜好用的氨甲环酸都没有。

  也是,现在是1972年,说不定氨甲环酸都没有用到临床上。

  余秋还给红霞挂了利尿剂浓缩血液,预防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而导≈lt;/

  致出更多的血。

  利用纱布简单过滤过的鲜血一滴一滴的,重新流淌红霞体内。每落下一滴,余秋的心都在颤抖,天知道她有多害怕会发生羊水栓塞。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羊水栓塞,毫无疑问,红霞只能等死。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血源供应的基层卫生院根本不应该接生。因为一旦发生大出血,都是产妇拿命在挣扎。

  可是到了2019年,这仍然是无解的难题。就连三甲教学大医院都常常闹血荒,何况基层卫生院呢。

  余秋所知道的社区卫生院基本上已经不接生了,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承受这样的风险。

  孕妇家属不明所以,只会怪医院钻进钱眼里头,医生是觉得接生不挣钱才不接生的。

  即便这样,主管领导仍然可以义正言辞的告诉记者,中国不存在血荒。

  反正病人如果因为输不上血而导致死亡,家属就算要闹也会直接找医院跟医生算账。

  负责出政策的领导在倒台之前从来都是完人,制定出来的政策永远万民敬仰,民众感恩涕零。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手套制成的水囊终于起效了,那汩汩往外头冒血的子宮缩成皱巴巴的一团,总算消停下来。

  余秋探查完毕之后赶紧给红霞关腹,因为芬太尼就那么点儿,还是上次巡回医疗组留下的,药物要过效了。

  事实上余秋缝合完腹膜之后,她就觉得麻药已经在红霞身上失效了。

  属于麻醉苏醒期的红霞本能地身体挣扎,旁边人不得不伸手按住,余秋又给她加了局麻药。

  何东胜还拿出银针在她的腿上扎了好几针,嘴里头喊着:“我给你扎针止痛啊。”

  不知道是众人死命按的动作取消了,还是红霞听到了扎针止痛有了心理安慰作用亦或者是余秋局麻药打的够多,后面的肌肉缝合还算顺利。

  省人医做剖腹产术从不单独缝合脂肪层,而是缝完肌肉直接缝皮拉倒。

  产科医生忍不住轻轻地用止血钳拿了一下余秋手上的持针器。她工作多年,虽然没有自己单独开过剖腹产,但却给教授做过一助。

  逐层进腹,关腹是最基本的呀。

  余秋微微摇头,轻声道:“脂肪层打结时容易让脂肪液化,线结是异物,会发生排斥反应。”

  她学生阶段就做过相关课题,用两年半的时间收集了450个临床病例做随机对照,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缝合脂肪层的病例组,愈合更好。

  就是这个简单的研究,让她发了一篇sci论文。

  产科医生勉强接受了赤脚大夫的观点,事实上她自己没有开过剖腹产,说话底气就不足。

  可接下来余秋的举动又让她心惊胆颤,缝皮的时候,余秋只简单带了几针,压根就没缝全乎。

  余秋已经干净利落地缝完了最后一针,而且坚决不肯补针。

  “缝的太牢也不好,反而会感染。因为切口里头的积液或液化脂肪液没地方流出去。”

  余秋心道刚才估计产科医生没有看清楚她的腹膜缝合,否则肯定得崩溃。

  因为腹膜她也只带了几针,这还纯粹是怕自己的一助接受不了,事实上她在省人医工作的时候,不仅他们妇产科,整个大外科腹部手术经常都不缝腹膜的。

  大外科的师兄写过相关的论文,不缝合腹膜、宽松缝合皮肤都可减少切口感染,原因是切口内渗液可渗入腹腔被腹膜吸收或直接排出切口外。

  这个就好像身体有个脓包,是靠着人体慢慢吸收来的快呢,还是直接切开排脓长得好呢?

  但这跟医生在手术学课堂上学到的又不一样。

  余秋穿越之前曾经跟着导师去下面县医院开过一台教学指导刀,最后的光复采取的就是宽松法。

  结果管床医生没有上台,不明白教授为什么要这样缝合。术后切口有渗液流淌,管床医生不知所措又不敢质疑教授,索性用窗口贴紧紧地扒着口子。

  最后切口红肿,差点儿要做二次缝合。管床医生被逼到没办法了,这才大着胆子给余秋发了一条微信,询问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余秋当时哭笑不得,不得不利用下夜班的时间又去了一趟那家县医院,重新处理腹部切口。

  有的时候,教科书跟临床也不完全相符啊。

  余秋放下持针器时,红霞已经完全醒过来了。无限好文,尽在网

  护士给她量了血压,,脉搏现在是96次每分钟,留置导尿管显示小便颜色是清的。

  老天爷算是暂时放过了这位新手妈妈一马。

  后面能不能撑下去,看命!

  余秋长长地嘘了口气,转头拿浸泡了碘伏液的纱布消毒切口,准备给人最后贴上干净纱布结束手术。

  结果她一侧脑袋,只觉得有银光一闪。

  待看清楚到底是哪儿发出的光,她顿时火冒三丈:“  now!”

  谁他妈允许摄制组跑进手术室的?无菌呢?病人隐私呢?他们到底有没有把产妇当人看?


  (https://www.uuubqg.cc/134_134716/706954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