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零妇产圣手 > 343.坐上火车去京中

343.坐上火车去京中


  第 343 章

  一台手术, 从白天开到黑夜,又从夜阑如水开到天光大亮。

  走出手术室的时候,余秋看着太阳冉冉升起,只觉得恍然如梦, 仿佛生命都经历了个轮回。

  王同志与钱同志等在手术室门口, 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团团转, 都快急死了。

  这两位年轻人一时间热血上头, 本以为就算错过两个小时后的那班火车,他们也可以改夜里十一点的那一班。他们还特地跟火车站上的人说好了, 叫人家给留了两张票,结果火车都要出发了, 余秋还是没出手术室。

  一宿的功能怎么办?只能连着等呗,一等便是一宿的功夫。他们就想不明白了, 怎么做个手术就这么耗时间。

  又没缺胳膊少腿,只有两根手指头, 不过把两个手指头接上去,怎么开起来就没完没了。

  余秋精疲力尽,说话都压不住讽刺:“嗯,你们以为是口袋破了两个洞,直接上去缝吧缝吧就行了吗?针给你,你自己缝。”

  王同志跟钱同志被她噎住了,嘴巴张了几张:“我们不是这意思, 我们就是没想到要开这么久啊。”

  余秋合了下眼睛,没接他们的话。当然了, 你们以为的事情都非常简单, 替别人慷慨激昂是这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

  她抻着墙,站直了身体摇摇晃晃朝前头走, 还没走两步就是腿一软,整个人就像煮熟了被捞起来又从筷子上滑脱的面条一样直接瘫了下去。

  跟在她后面出手术室的医生护士赶紧上前,一把扶住人。

  “小秋大夫,你怎么了?是不是低血糖?”

  难得有机会现场观摩学习了的孙大夫瞧着余秋的脸色,立刻招呼护士拿葡萄糖过来,准备给余秋挂上。

  就看她现在的样子,不明白前因后果的人还以为她是从手术台上爬下来的病人呢。

  王同志跟钱同志一见护士要给余秋扎针,全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不行啊,他们得赶最近一班火车往京中去,否则的话,就要耽误事情了。

  其实现在都已经来不及了。

  孙大夫沉下了脸,严肃地教育两位年轻同志:“你们怎么能这样呢?小秋大夫现在的情况应该立刻躺下来休息,好好接受治疗。就是有再重要的事情,也比不上人的身体重要。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两人支支吾吾:“这个表彰活动很重要,小秋大夫必须得去的。”

  余秋撬开了葡萄糖液的瓶子,抖着手抓住玻璃瓶,咕噜噜地灌下葡萄糖水,然后一抹嘴巴,终止了两边的争端:“走吧,不要让人为难。”

  孙大夫还想再劝劝她。

  余秋做了一个谢谢的手势,然后认真地看着他:“你记住一件事,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你首先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人会把大夫当人看。你就是累死了也是应该的。这世界上多的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慷他人之慨。

  我疟疾刚好,掉了十几斤肉,血色素只有70克,发烧到体温表测不出来,人在鬼门关里头滚了几趟,我爸爸跟我朋友都以为我要死了,结果我醒过来还不是照样得给人开刀。

  没死,你爬也得爬上台,继续做下去,还要庆幸自己居然还有资格给人开刀看病。死了,运气好的话大概也就能一了百了。”

  医生护士们都露出了恻然的神色,总算明白过来为什么整台手术过程中,这位大名鼎鼎的小秋大夫从头到尾一句话没说。

  本来他们还有些腹诽,感觉这大夫实在有点儿不对路子,既然是开教学刀,那就应该关键步骤给予适当的讲解啊,不然不就 又成

  了看教学片了吗?

  现在看来不是人家不愿意说话,而是人家根本就没有力气说话。

  难怪前头她要穿两件手术衣上台,原来不是因为怕冷,而是她一早就预见等到开完刀,她身上的洗手衣也湿透了。为了防止污染手术台,她才要坚持穿两件衣服。

  王同志与钱同志简直是被架在火上烤,两人又尴尬又窘迫,真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然而时间一格格地往前走,他们还要送余秋进京,就只能在医生护士鄙夷的眼神中,赶紧带着余秋逃之夭夭。

  时间实在太赶了,他们连让余秋坐下来好好吃顿早饭也做不到,真是愈发渣得令人发指。

  两人缩着脑袋,一直上了火车都不敢看余秋的脸。

  他俩真是无地自容啊。

  因为上这一趟火车是临时决定的,所以即便他们想尽了办法,都还是弄不到卧铺票。他们只能让余秋挤在乱糟糟的人群中,一路坐去京中。

  70年代的火车可没有软座,车椅硬邦邦的,余秋坐在上头,身体都忍不住往下呲溜。没法子,她真的没力气,连坐都坐不安稳。

  旁边抱在母亲怀里头的小孩拉了一泡屎,那鲜艳的干湿混合物直接从尿片里头滚出来。

  周围人捂着鼻子,发出一阵嗷嗷的咒骂,真是大早上的就要恶心死人。

  余秋侧过脑袋,她甚至没有力气站起来,往边上回避一下。

  其实也没有地方可以回避,因为车厢里头跟下饺子一样,挤挤挨挨的全是人。就连王同志与钱同志都是站着的,没有一张座位。

  “余秋,哪位是余秋大夫?”喇叭里头响起了列车员的声音,“麻烦请到乘务员室来一趟。”

  余秋内心一阵绝望,她忍不住想要咆哮,大声嘶吼,此人已死,有事烧纸。不要再找她了,她真的要死了。

  麻蛋,明明现在没有实名制乘车,为什么他们还能找上她?

  王同志钱前同志一副自己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模样,全都垂着脑袋,再也不敢吭声。

  余秋艰难地站起身,连看都懒得看他俩一眼,径直往列车尾部的乘务员室走去。

  这两人不敢怠慢,又小心翼翼地跟在她后面。好几次余秋都被拥挤的人群挤得快要摔倒的时候,他们赶紧伸出手去扶住人。

  可即便如此,余秋也没有给他俩丁点儿好脸色。就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天王老子站在她面前,她也没可能给好脸啊。

  她敲响了列车员室的门,迎上对方疑惑的眼神:“我就是余秋,病人在哪儿?”

  不想列车员却露出欣喜的眼神:“哎哟,可找到你了。前头我们就想找你来着,结果上车的时候太匆忙,两边错过了。”

  扎着两个大辫子的年轻姑娘欢喜地将余秋迎进了小小的乘务员室,又赶紧将那张小小的床铺上的东西收拾干净,招呼余秋躺上去睡觉。

  “您别嫌弃。”列车员有点儿不好意思,“床铺都是新换的,被褥也拆洗过,干净的。我们这儿条件有限,实在找不到什么好东西谢谢您。您就好好睡一觉,等车子到了京中,我再叫你。”

  王同志与钱同志面面相觑,完全没想到居然是列车员给余秋走的后门,直接让她享受到了卧铺的待遇。

  余秋愣在原地,半晌才回过神来。她赶紧谢绝列车员的好意:“不用了,你也要休息呀。你们的工作也很辛苦的。”

  列车员连连摆手:“我没事,我跟同事一块儿睡就行,我们有大通铺。你好好睡,我给你去前头餐车弄点儿吃的。真谢谢你,我代表我们所有人谢谢你,要 不是你仗义出手,我们师傅的手指头就保不住了。”

  余秋不敢说大话:“还要看后面恢复的情况,我现在你也保证不了师傅的手指头≈lt;/

  能长好。”

  那年轻姑娘一笑两只眼睛就弯成了月牙儿:“可是有希望了,不是吗?就算只有一点儿希望那也是希望呢。再说,有很大的希望啊。”

  余秋笑了起来,轻轻地点头:“嗯,师傅很想好起来,他说以后还要为广大旅客好好做饭。”

  列车员搀扶着余秋上床躺好,然后转身,准备去给余秋弄吃的。

  身后的小医生却伸手拽住了她的衣服,轻声细语道:“同志,我再麻烦你个事。刚才我坐的那个7号车厢,上面有位带小孩的妇女,麻烦你跟孩子妈妈说说,最好带着孩子去医院做个检查。她家小孩马上都要快满月了,大便颜色不对,太黑了,而且小孩肚子也鼓的厉害。我怕有什么问题,早点儿检查早点发现早点治疗,效果应该更好。”

  她头昏眼花的厉害,刚才在车厢里头实在没力气也没条件给孩子做检查。她本来是打算再多观察一段时间,心里头更有把握了,再跟孩子母亲讲。

  毕竟哪个妈妈带着宝宝出门,旁边人说你家孩子有病,当妈妈的都要暴走的。

  列车员满脸感动的神色,立刻抓着余秋的手:“小秋大夫,您可是新时代的活雷锋。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你是救了一火车人的命。”

  余秋有点儿囧,姑娘,你这么说话不合适的。不晓得的人还以为这辆火车被恐怖分子劫持了呢。

  年轻的列车员完全没有感觉自己的说法有任何问题,她立刻推开乘务员室的门,然后又合上,态度完全谈不上好地勒令王同志与钱同志:“快带我过去呀,去你们刚才待的车厢。你们没有听见小秋大夫说吗?那儿有位孩子可能生病了。”

  哼,她才不要给他们好脸呢,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两个家伙心狠着呢,连顿饱饭都不让小秋大夫吃。

  人家才开了一宿天的刀呢。

  王同志与钱同志对视一眼,前者留守,后者乖乖地带着列车员去找那位娃儿公然放毒的妈。

  余秋合上了眼睛,沉沉地睡去。她想到了那句话:我们都生活在别人的善意中。

  正是这些小小的近乎于微不足道的善意,支撑着我们在辛苦中不断前进。

  余秋睡得昏昏沉沉,中途她被唤醒了两次,吃了两碗红糖打蛋,然后又喝了一碗加了肉末的大米粥。半夜她自己醒过来的时候,嘴唇发干,喉咙冒火,她疑心自己又发烧了,搞不好是疟疾没有断根,重新复燃了。

  列车员过来,给她喂了一杯加了蜂蜜的温水。她裹着被子沉沉睡去,早上醒过来,再一摸额头,居然体温正常,一点儿热都没有。

  她抬头看着车窗外,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红霞燃烧着整片大地,又是一个美好的清晨呢。

  列车随着太阳跑,仿佛在较劲一般,彼此胶着,难分胜负。好不容易火车要赢了太阳的时候,又是长长的鸣笛声,火车进站了,带着她来到了1973年的京中。

  已经有人在月台上等候,10月底的京中清晨,气温感人。月台上没遮没挡的,风呼呼地刮在人身上,冻得那人上蹦下跳。

  见到自己的同伴时,他忍不住抱怨:“你们怎么到现在呀?还这副鬼样子。”

  王同志与钱同志的模样实在谈不上光鲜,简直可以说是灰头土脸

  。其实算起来,他们已经两天两夜都没合眼了。头发乱糟糟,胡子拉碴,眼睛布满了血丝,两只眼圈跟熊猫似的,真是凄惨极了。

  没办法,列车员就管了余秋,没有给他们另外安排地方休息。

  他们俩只能一人坐着余秋先前的位子,一人就坐在列车员室门口,好确保余秋随时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可以说是遭了老大的罪。

  余秋瞧着他俩的样子,都忍不住想要叹气,造孽啊,估计这两人也是好出身,平

  常在家里头也是爹妈的宝贝,却为着她这样的小人物受这么大的罪,也真是能屈能伸。

  守候的同伴开了车过来,时间紧急,他也顾不上再问东问西,赶紧将自己的同伴以及余秋一并拢上车,踩了油门就朝目的地开。

  余秋的目光看着车窗外,1973年的京中早晨,阳光普照,到处都是红色的海洋,大约是国庆的气息还没有消失,又或者是因为这本来就是红色的世界。

  大街上四个轮子的汽车不多,来来往往的人要么步行要么骑着自行车。大家忙忙碌碌,人人脸上都浮现着蓬勃的生气。

  这是个美好的早晨呢,这是1973年的京中早晨。人们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迎接东方的太阳升起。

  她终于来到了这里。

  京中的道路是四四方方的,与南方的风格截然不同,有种大开大合的意味。

  余秋满怀好奇地看着车窗外,想要看清楚重新翻修之前的京中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其实她还对胡同充满了好奇,因为几十年以后这些老房子老建筑多半都已经不在了。

  不过不晓得是因为行车路线问题,还是现在已经拆掉重建了,余秋没有看到老电影当中的典型胡同模样。

  车子在大街上飞速行驶,可饶是司机已经卯足了劲儿往前开,但他们还是耽搁了差不多近两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他们推着余秋往前走,甚至都没让余秋分出眼睛来,好好看一看自己面前的建筑物。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抵达门口的时候,守在外面的人还是皱着眉头轻声呵斥:“你们怎么耽误到现在?这都什么时候了?”

  三人满脸懊恼,都气愤自己居然没能圆满完成任务。

  还是余秋开口帮忙解释:“车上有人生病了,我送人去医院,耽误了点儿时间。”

  那人焦急地领着他们从侧门往里头走,忍不住抱怨:“你们也要分清楚事情轻重缓急呀。其他人就不能陪人去看病吗?这件事很重要的。”

  余秋抬起头,平静地看着他:“因为当时只有我才能接起他的手指头。”

  那人愣住了,抿了下嘴唇,没有再说话,只领着人快步往前走。

  结果行到半路上,前面有人伸手拦住了他们,焦急不已:“你们做什么呀?怎么跑到这儿来了?赶紧回避,快点快点。”

  领着他们朝前走的人满脸茫然:“怎么了这是?我得赶紧带他们进去呀。他们已经迟到了,不能从正门走。”

  “快走快走,别废话。”阻拦的人根本来不及解释,直接就推着他们去了旁边的小房间,然后关上门。

  门口很快又站了两个人。

  余秋还满头雾水的时候,外头传来了人走路的声音,一群人簇拥着一位老人往外头走,脚踩在地上发出啪啪的脚步声。

  余秋站的位置刚好在窗户前面,那窗帘拉了大半,还露着一线缝隙。

  她就从缝隙里头瞧清了那老人的脸,真的是一张老人家的脸,苍老憔悴。

  那是一张在历史书以及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过很多次的脸,所以即便是匆匆一瞥,她也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他老了啊,余秋的脑海中只剩下这么个念头。

  他已经老了,身体也不行了,他是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家,垂垂老矣,耄耋之年,不复当初的精神矍铄。

  余秋说不清楚是为什么,她内心一阵酸涩。

  她其实不应该激动的。国家领导人她不是没见过,无论在任的还是卸任的,因为各种阴差阳错,她穿越之前居然见过好几个。

  说起来很不像话,无论见到哪位领导人她都不曾激动,可以说是内心毫无波动。她对政治不感兴趣,来一位业内大拿更加容易让她激动起来。

  可是现在,她很想哭。

  事实上,她也的确哭了,鼻子发酸,眼泪就滚滚而下。

  ≈lt;hr /≈gt;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柠檬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wl浅浅 280瓶;逸 50瓶;萌萌的宣宣 40瓶;芭芭芭啦啦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lt;/p


  (https://www.uuubqg.cc/134_134716/706979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