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零妇产圣手 > 350.开完刀就放过他吧

350.开完刀就放过他吧


  第 350 章

  开完刀的第二天, 老人就摇床坐了起来,在床边靠着。

  待到第三天,他的身旁多了位面容熟悉的女性, 正搀扶着他在床边慢慢地挪动。

  术后恢复需要时间, 更需要勇气, 虽然医生都鼓励病人开完刀以后尽早下床活动,但是因为疼痛,因为畏惧,很多人不愿意动。

  像老人这么大年纪还如此积极主动的,真的不常见。

  他走得极为缓慢, 却步伐坚定, 瞧见余秋的时候, 他还抬头,朝余秋点点头, 打了招呼。

  余秋看着面前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一时间鼻子发酸, 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那位老太太跟余秋道谢:“麻烦你们了啊,大夫, 辛苦你们了。”

  余秋赶紧收拾起激动的心情:“不麻烦的, 老爷爷现在精神看上去可真好。”

  年近古稀的老太太笑了起来, 似乎很满意余秋对老人的称呼, 表情温和:“是吧?我也这么觉得。”

  老人跟着微笑:“你们都是半边天, 一人撑起半边天,合起来就是一整片天。既然你们都这么觉得, 其实我也这么觉得。”

  病房里头的人全笑了起来, 玻璃窗上的帘子被拉开了,阳光斜斜地透过玻璃窗打进来, 照出一片浓浓的暖意。

  立冬已经过了10天,现在正儿八经是北国的冬天,然而整间屋子却温暖如春。那暖意像温泉水,温柔地笼罩在每个人周身,只泡的百骨消融,舍不得起身离开。

  林斌兴冲冲地从病房外头跑进来,一张脸在太阳光底下闪闪发亮。他两条胳膊都伸开来,拉成一个大大的怀抱,连比带划地强调:“大鱼,好大一条鱼,差不多都快有我高了。”

  所有人都发出一声“哇”的惊叹,跟在他身后的年轻警卫却相当耿直地笑着摇头:“没那么夸张,老帅钓的送过来的大鱼,足足有30多斤,瞧着块头的确惊人。”

  老爷子笑着点头:“老帅钓鱼也是一位高手。我们都说鱼见到他被吓得绕道走。”

  病房里头响起欢快的笑声,护士都抿着嘴乐。

  老人饶有兴致地询问:“这鱼要怎么吃呀?”

  屋子里头的人七嘴八舌开始出主意,不一会儿就开出了一桌子全鱼宴,有溜鱼片有下鱼丸,有清蒸鱼块,有香煎鱼。

  问到余秋的时候,余秋愣了一下,脱口而出:“鱼头炖汤吧,不要加其他东西,就取鱼头的鲜味。哎呀,可好吃了,鱼汤鲜的不得了。”

  她的表情太过生动,瞧着年岁又小,屋子里头的人都被她逗笑了,纷纷打趣,看来这大鱼勾动了小秋大夫的馋虫。

  余秋笑着给众人比划:“我下乡以后头一回见到这种大鱼,还是去年双抢,我们割完稻子,下了大雨,秧田里头跑进了大鱼。我们拿鸡笼罩鱼,结果我们的一位同伴胡杨被一条大鱼直接钻进怀里头,鱼嘴还亲上了他的嘴。”

  众人想象那场景,忍不住哈哈大笑。

  余秋煞有介事地强调:“社员同志们都说了那是鲤鱼精金牡丹,瞧中了他,要留他下来当女婿,以后他就只能是杨树湾人了。”

  大家笑得愈发厉害,就连老人脸上都是满满的笑。

  虽然他没有发出的笑声,却也是眉眼舒展,他点头做了决定:“好,今天就炖个大大的鱼头。”

  其实鱼头还有做法是剁椒鱼头,这种大鱼头最合适,一开两半上剁椒。蒸出来的鱼头咸咸香辣,是下饭神器。

  不过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饭菜集体选了淡淡的口味。

  没错,这条大鱼 实在太大了。鱼要吃新鲜,老人就留大家一块儿吃午饭。

  余秋激动的不行,有生之年有生之年,她居然也有这一天。

  林斌最兴奋,一刻不停地动来动去,还反复念叨着全鱼宴的菜席名单。

  老太太瞧他的样子好玩,故意调侃:“这会儿就馋了?”

  不想林斌却是大大方方地点头:“可不得馋了。”

  说着他还指余秋,“她老说他们那儿怎么做酸汤鱼锅子,怎么红烧鱼杂,每次都得让我馋得淌口水,她还不罢休。”

  余秋毫不犹豫地怼回头:“我跟你说了很多话,我还教你们怎么稻田养鱼养鸭,山上养兔子养鸡养猪呢,结果你就记得吃的,这也能怪我吗?”

  病房里头的人放声大笑。

  林斌却很不服气:“你说其他的事情都公事公办,一点儿情绪也没有。唯独说到吃的,就眼睛眉毛一起上,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好像正在吃一样。”

  病房里头的人笑得更加大声了,还有人憋不住,直接抱着肚子弯下去。

  老人笑着搀扶住老伴的胳膊:“来,你搀着我,咱们晒晒太阳吧。大夫说了我这样多晒太阳对身体好,白天吃的香,晚上也睡得着。”

  余秋赶紧在旁边附和:“对,阳光与运动是治疗失眠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办法。”

  她印象当中穿越过来之前,诺贝尔奖生理医学奖有个热门项目就是研究这方面的。

  听上去很简单,谁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再简单的课题,只要深入研究也能够出成果。

  所以有人说现代病晚上睡不着,早上爬不起的主要原因就是宅。

  一不晒太阳,二不运动,始终窝着不动,睡眠质量就越来越差,然后人没精神更加不想动,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

  林斌也在旁边叨叨:“人老了为什么睡不着觉啊?不是因为需要的睡眠少,很多时候是因为老了就养在宅子里头不愿意出来晃悠,所以才睡不着的。”

  老人脾气极好,叫妻子搀扶到窗边站着沐浴阳光,耳边响起两个赤脚大夫的聒噪,居然也不生气,就这么笑眯眯地听着。

  今天的太阳的确好,那阳光晒在人身上,都让人忍不住伸出敬畏与感激。

  生而为人是一种幸运,可以享受到如此美好的光阴。又或者说活着本身便是一种幸运。无论什么生物死去就只能藏埋于地下,再也见不到天日。

  林斌还要滔滔不绝地说他的养生经。

  余秋伸手拽住了他,冲他微微摇头,示意小伙子赶紧闭嘴。

  就将这最后的静谧时光留给两位老人吧。

  他们相濡以沫多年,可是因为忙碌,他们真正能够朝夕相处的时光寥寥无几。

  这是属于他们的时间,就让他们静静地度过。

  余秋收回视线的时候,目光突然间瞥到窗户上的倒影。

  她下意识地顺着倒影形成的方向瞧过去。

  霎时间,她的心被紧紧捏住了,鼻子像是倒了陈年老醋,眼睛像抹了辣椒油,鼻子发酸眼睛止不住泪水。

  那个身影她认出来了,是老石。

  他身旁跟着穿白大褂的人以及穿绿军装的人,带着他往前头走,不知道是放风的时间到了还是要去做什么检查。

  老石抬起头,朝这个方向投来目光。

  他没有点头,更不会打招呼,就眨了两下眼睛,像是在无声地慰问。

  余秋的鼻子愈发酸涩,她不得不侧过脸去防止自己嚎嚎出声。

  窗台前站着的刚开过刀的老人,几不可查地上下晃动 了下脑袋,幅度极小,像是在活动脖子一样。他的目光全是温和的关切。

  余秋赶紧匆匆忙忙跑出了病房,她需要洗把脸,平复自己无处可安放的心情。

  对,这就是共和国的2号首长,所有≈lt;

  人都认为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少双眼睛盯着他,多少人期待他能够帮忙洗刷自己的冤屈。甚至,他是多少人最后的希望。

  然而他的处境之艰难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他不是不想帮助自己的老朋友,而是他什么都不能做。在这个位置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他害怕一旦过了界,他就连最后的工作都没办法保住,也失去了从中斡旋的可能。

  余秋好不容易平复心情,又去腔镜中心开了台刀。

  快到中午的时候,她才下台。回到病区,她下意识地又绕去了病房。

  老人瞧见她就笑着点头:“正好,来了就好开饭。”

  余秋有些忐忑,没想到老人居然会等自己吃中午饭。

  老太太怕她心理负担重,加了一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就是这个点儿吃饭。”

  病房里头热闹起来,老人的胃肠功能还需要恢复,不能像大家伙儿这样肆无忌惮的吃饭。

  他爱吃鱼,就选了鱼肚子上最嫩的肉品尝味道,又盛了鲜鱼汤,一口一口地慢慢喝。

  他吃的极为斯文,跟他一比起来余秋觉得自己简直是牛嚼牡丹。瞧着他的吃相,简直能够让小秋大夫自惭形秽。

  不过比起她来,林斌更加肆无忌惮,这家伙鼓起腮帮子,痛痛快快吃着酸汤鱼锅子跟香辣鱼杂,简直眉飞色舞。

  原来即便他没有点这两道菜,不过是闲聊的时候提了句,老人依然记住了并且专门做了安排。

  余秋又忍不住眼睛发热。

  老人就是如此的细无巨细,妥妥帖帖地照顾着每一个人,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然而他唯独忘记照顾他自己。

  吃过饭,收拾干净,老人在床边坐了会儿,又起身晃了晃,然后就要抓起书瞧。

  林斌瞧了眼时间,相当坚定地让老人重新躺回床上睡会儿觉。睡个午觉,补补精神,下午才会更舒服。

  老人只得无奈地放下书卷,点点头:“好,我配合你们工作。那咱们说好了,后面你们也得配合我工作。”

  众人就是笑嘻嘻,谁也不接话。

  老太太见林斌给老人按摩,立刻伸出手,笑道:“你也教教我吧,大夫,我瞧瞧我能学到几分。”

  没想到她就依葫芦画瓢,跟着帮老人按摩了一回。全套手法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老人就沉沉睡去了。

  林斌十分欣喜,大力夸奖起老太太:“奶奶,你可真是有天赋。我教了这么多人,包括小秋大夫也学过,谁也没有你领悟的最透彻。”

  老太太被他夸的似乎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只看着床上沉睡的老伴,下意识地冒了一句:“他就是太累了。”

  众人静悄悄地退出病房。

  林斌还在感慨老太太这一手不说学到了十成十,七八分总是有的。

  余秋叹气:“那也得看是对着什么人,换个人可没有这么好的效果喽。这是有爱的力量加持,爱是最大的外挂。”

  林斌眨巴了两下眼睛,感觉自己又听不懂女同学的话了。

  算了,他觉得自己跟女同学果然是两个世界的人,他永远听不懂她们奇奇怪怪的话。

  真是不明白那些结了婚的男人要如何跟他们的老婆交流,

  明明她们说话都那么的奇怪。

  余秋翻了个白眼,感觉这小子不管在哪儿都找不到对象。年轻人,你还是全心全意投入到医学事业中去吧,这样说不定还能更自在。

  一下午的功夫,余秋收了两位病人,又参与了两台手术的研讨,确定了明天手术方式。

  等到忙罢手上的事情,她开始下午的查房,查看自己手术过病人的情况。

  经过老人病房门口时,恰好有人要敲门进去。≈lt;/

  里头的警卫出来,冲对来人微微摇头,示意老人正在休息。

  没想到老人却睁开了眼睛,直接招呼道:“进来吧,我已经睡好了,都睡了这么长时间,再睡下去可真是虚度光阴了。”

  那人赶紧捧着一沓子文件进去。

  余秋见不方便,赶紧从警卫点点头,转身回避。

  她到底按耐不住满心好奇,又绕了个圈,重新回到病房贴着的墙边,竖着耳朵听里头的动静。

  她真不欢迎这些人啊,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放过他呢?他们明明知道老人才开过刀。

  这么大的一台手术开完刀的人,居然还得不到休息。

  是十万火急的事情吗?非得塞到他眼皮子底下,逼着他立刻处理。

  哪里能这样呢?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欺负人嘛。

  这会儿抓着人用个不停,人家做事的时候还要批评,现在发现没有人可以用了,那是因为被赶跑被打倒的人实在太多了。

  屋子里头的人语气温和,轻言细语的说了句什么,即使窗户开着,余秋竖起了耳朵也没能听清楚。

  倒是来人情绪有点儿激动,声音不由自主地拔高了:“是我们工作没做好,挨批评是应该的。”

  老人好像笑了起来,但是说什么,余秋照样一个字都听不到。

  她只看到那人出来的时候,眼睛跟鼻子都有些红。

  当然,现在是冬天,叫风刮一刮也会这样。只不过病房里头暖和的很,还不至于冻红了鼻子。

  余秋借着查看尿袋颜色的借口,又进去看了回老人。

  老人已经摇高床坐起来,开始在小桌子上认认真真地写字。

  余秋不晓得他在写什么,只忍不住劝了他一句:“您不要太劳累,写字也伤神呢。”

  老人抬起眼睛,温和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谢谢你,大夫。”

  然而这个知道也就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压根就没有后续的措施。

  余秋离开病房的时候,他还在奋笔疾书,也不知道究竟在写些什么。

  有人拎了水果过来,林斌拿了橘子出来分给余秋,压低了声音跟她讲小话:“他在写检讨呢。”

  余秋大吃一惊:“写什么检讨?他都已经这样了。”

  人在病榻上处理工作也就算了,居然还要批判他,这些人的良心是不是都被狗给吃了。

  林斌摇摇头,愁眉苦脸:“我也说不清楚,好像说外交部挨批评了,说里头的全是老爷,犯了□□投降主义错误还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得意有人提供保护伞,这种洋人的保护伞,没有人稀奇。

  余秋的心陡然往下沉,都已经到这一步了,他还是没办法从奔波里头摘出去吗?

  余秋不相信老人会犯什么投降主义的错误,只不过他一贯的敏锐与隐忍让他习惯于审时度势。

  国际风云变幻莫测,谁不想总裁狂霸酷炫拽,可是脑补的再high,现实却惨淡而无奈。

  眼下的国家必须得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无论国内自己口high成什么样,现实便是就是如此的残忍。 你以为你能拳打美帝脚踩苏修,事实上,你什么都做不到。

  当年的

  海湾战争,萨达姆也宣称伊拉克全民皆兵,会展开残酷的巷战,与美国决一死战。

  事实上,巷战个屁,谁跟你打巷战?你想同别人决一死战,别人还嫌你不够资格呢。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势不如人的情况下放狠话,除了让情况更加糟糕之外,于局势而言毫无裨益。

  只是有的时候自尊心不允许,面子上挂不住,总归要迁怒的。

  余秋轻轻的叹了口气,脑袋瓜子乱糟糟的。

  林斌在旁边唉声叹气,一瓣接一瓣的橘子都没办法压下他心中的焦灼。

  他对政治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上头,当然这段时间被打击的,也没多少兴趣了。

  国际风云他也关注,只不过现在获得信息的途径极为有限,他也只能报纸上说什么,就跟着附和什么了。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老人这封检讨不知道要写到什么时候,会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啊?

  余秋严厉地警告林斌:“你以后你不要再传话了,就是对着我,对着我们这些朋友,你也千万不要再说话。现在情况不好,况且就是情况好,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也要有严格的保密意识,什么事情都不能往外头传。”

  林斌赶紧在嘴巴上做了个贴封条的动作,示意他知道了。

  然而第二天上午他又忍不住兴高采烈地传了消息给余秋:“没事了。”

  他喜气洋洋,“真的没事了。”

  余秋奇怪:“怎么回事?”

  话一出口,她又立刻捂住嘴巴,“我不问你也不要说。”

  林斌却眨着眼睛,意味深长:“今天来了老熟人,开刀那天来的人今天又来了。”

  余秋脑袋瓜子飞快地转动反应过来:“哦,你是说那位年轻的女士。”

  林斌却傲娇起来:“我可什么都没说。”

  然后他又认真地开始背书,“应当休息、节劳。不可大意。不要逞强,也不要维护,该让他们摔倒就让他们摔倒。态度要强硬,不能软弱。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无需畏惧。狗咬狗一嘴毛,让他们自己打去。不争个你死我活,他们是不会停下来的。”

  余秋一时间反应不过来,这个他们是指美国跟苏联还是指国内的斗争?美苏争霸的确持续许久,要不是美国人搞出荒唐又效果斐然的星球大战计划,直接拖死了苏联,还不晓得这一场冷战究竟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至于不要心软,大概就是指老人主动写检讨,将外交部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吧。

  美国人说的保护伞应该是指核保护伞这一招,他们对很多国家都用过,每当要拉拢人的时候都会用上。

  那这么说的话,首长发怒的原因是觉得老人态度不够强硬,没有在美国人谈到这一点时立刻怼回头。

  这个谈论的时间应该就是那天晚上,老人突然间接待外宾。第二天外宾就离开了,第三天老人来医院看病,首长就喊他过去开会,应该就是为了这件事。

  她正想得出神,外头传来护士的喊声。护士姐姐笑意盈盈:“小秋,你今天要吃什么鱼啊?还有大鱼呢。”

  老人的那位年轻警卫也走进来,笑着接话:“老帅送的大鱼过来,今天刚钓的,这回也有二三十斤重呢。”

  余秋心下了然,这个时候老帅送自己钓的鱼过来,除了是关心老朋友老上级之外,还传递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他现在还好,没有垮下。

  因为现在实际管理外交部工作的人就是老帅呀。

  余秋心中百 味陈杂,她只能说他们这些人的脑袋瓜子完全跟普通人不一样。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传递出来的信息都耐人寻味

  他们一定很辛苦吧。

  吃晚饭的时候,孙卫泽过来找余秋跟林斌这两位同伴。他今天

  打牙祭,吃了顿新鲜的好菜,嫩芹菜拌豆腐。

  “我们有个病人很有趣,在医院的水塘上头种芹菜。”孙卫泽兴致勃勃地说着闲话,咽下了嘴里头的饭,“他那个芹菜是长在水面上的,用渔网跟木板兜着,芹菜发的极好,特别的嫩。”

  老人笑起来:“他好巧的心思。”

  孙卫泽赶紧放下筷子,接下老人的话:“那个病人做了很长时间的农活,他说他也是跟当地农民学会的,那儿好多人都在水上种稻子,

  麦子,还有各种蔬菜,特别省事,长得快,还不用辛苦端水去浇。长出来的菜特别嫩。我就觉得这芹菜好吃,口感跟地里头长出来的不一样。”

  老人示意身旁的工作人员:“让我尝一口,我看着都香。”

  众人吓坏了,全都劝阻。

  有的说他刚开完刀,不能吃这么生冷的东西。

  有的说怕他吃了会胀肚子反而不舒服。

  老人却固执己见:“就尝一小口嘛,占不了肚子的。”

  他吃了一口,林斌立刻端走了碗,毫不犹豫地往自己碗里头倒,然后给出了肯定的评价:“嗯,是不错,我也学水上种东西。等学会了以后我要回去教给我们大队的人。”

  小林大夫对自己的人生规划的挺好,他还问余秋讨要了一整套关于如何科学种植养殖的书。

  杨树湾印刷厂做事麻利的很,过了稿子之后立刻排版,已经印刷出了一整套书,通过火车给她带过来了。这会儿正好便宜了林斌,要是让他去书店买书的话,他可没有这个钱。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当天晚上林斌就接到了新任务,他要去给一位失眠严重的老同志做按摩推拿。

  林斌愁眉苦脸,收拾东西的时候,小声同余秋抱怨:“我怀疑是他们嫌我话多,所以才把我赶走的。”

  余秋瞪眼,年轻人你才知道啊,赶紧嘴巴上贴胶布,不要再随便说话啦。

  ≈lt;hr /≈gt;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浮生若梦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花解语 130瓶;长月 20瓶;欧嘿呀、起名困难患者、echo、小跑 10瓶;奶糖味的小梨涡 5瓶;胖胖的囡囡 or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www.uuubqg.cc/134_134716/70698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