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零妇产圣手 > 379.她真是嫌命长(捉虫)

379.她真是嫌命长(捉虫)


  第 379 章

  余秋脸小眼睛大, 心中有什么波动,一张脸就显露无情,完全藏不住。

  陈老笑了起来, 调侃道:“怎么啦?被我吓到了, 小姑娘你跟特务头子坐在一起咯。我告诉你哦,我还是战犯,上了名单的大战犯。”

  余秋不假思索:“所有的国珉党战犯都被赦免啦,原先关押着那些也都放掉了。我们主席说了, 他们想工作的可以帮忙安排工作。他们想去苔弯的, 只要苔弯肯接收,我们就送人过去。”

  陈老先生笑出声:“哎呀, 免了我的罪, 那我就是无罪一身轻哦。”

  王老先生也笑:“你是白色特务,我是红色特务, 我们两个特务头子倒是坐在一起吃饭了。先前我们主席就发过话了, 以后咱们两边就不用互派特务了,我们不派红色特务过去,你们也不派白色特务过来。都是一家人,相互刺探着也没意思。

  我们的态度都明确, 不跟美国人搞, 在一起搞了没意思。只要保持这个原则,我们坐下来好好商量,就还是一家人。”

  陈老笑容满面,没有接王老先生的话, 只瞧着余秋, 还想再调侃两句。

  赤脚医生却忽的脱口而出:“我知道您,您给大学生发过贷款是不是?让他们贷款上大学。”

  那老人面容一滞, 面上的肌肉像是抽动了起来,情绪颇为激动的模样。

  余秋趁热打铁:“我父亲有几位朋友当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得益于先生的贷金制度,方得学业有成。长辈谈及此事时感慨颇多,今天作为子之辈,我想代几位叔伯阿姨婶婶向您道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您前头说您一生遗憾是没能当成采矿工程师,可是矿产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人才更是。一个好的制度可以为国家培育众多人才。您对国家所做的贡献,丝毫不逊色于采矿工程师了。”

  老人的情绪激动起来,先是不自在的笑,后面又不停地重复:“他们还记得我?”

  “当然记得。”余秋点头,“您当时主管国珉教育呀。我伯伯说,当初如果不是您劝诫,他们就直接上战场跟日本人拼命去了。是您说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好好学习,成长为人才,为国家做贡献。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已经被迫停下来了,那这个国家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这就是中国跟日本的区别。日本为了搞侵略,把他们的年轻学生也都拖到战场上去。我们却在竭尽所能的保护年轻人,保护国家未来的希望。”

  陈老先生一叠声地念叨着:“好大的胆子哦,你们真是好大的胆子,也不怕把你们都抓起来。我听说,你们搞审查也搞得很厉害哦。”

  余秋微笑:“我爸爸是老右啊,他们好几个是右哌呢,去年才脱的帽子,现在就在我下放的村里头办学校,接着教学生。”

  陈老先生来了兴趣:“他们办什么学校,办小学吗?我当年一直有件事情颇为遗憾,我想推进国珉教育运动,起码达到每保一所学校,起码有90的学龄儿童可以入学。可惜呀,这件事情我没有做完,就跑去做其他事了。我应该坚持住把这件事情做完的。其他的事情跟它一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不是小学。”余秋摇头,“他们办的是大学,农民大学,所有的下乡回乡知识青年还有农民都可以去上的夜校。我们白天工作,晚上以及周末上课,有通识教育还有职业教育。

  比方我刚才说的养鸡养兔子养鸭子,就有农科站的技术员专门上课。我爸爸也是大夫,他跟我老师一块儿办卫生学校,专门培养赤脚医生跟护士。我还有叔叔是工程师,我们有自己的医疗器械厂跟制药厂,职工由我们自己培养。”

  余秋笑容满面,“您说的每保一所小学已经实现了。我们叫大队,每个大队都有一所小学,

  即使级别最低也能确保上到三年级。公社有自己的中学,我插队的那个公社现在已经盖自己的高中了,夏天就开始招收学生。”

  她兴致勃勃,“我们公社计划确保以后大家最低都有初中文化水平,考不上高中的也可以继续进行职业教育,将来让每个人都有一门手艺,即使不在学问上深造,也可以做工做活养活自己。”

  说到杨树湾,说到红星公社,余秋就是全然的骄傲。

  军功章上也有她的痕迹呢虽然她做的少,可是她也参与了。

  说到兴起,余秋信口开河:“您要是有空的话,可以去我们杨树湾看看。我保准我没撒谎也没吹牛。我们那儿可漂亮了,有山有水有鸡有鸭,还有长毛兔,我们还养了野猪,跟家猪配种,生出来的杂种猪瞧着特别神气。等今年过年的时候差不多就能杀猪了,您要是过去的话,正好可以赶上吃。

  我叔叔伯伯们见到您,肯定很高兴。有位伯伯跟位婶婶就是在西南联大上的学,他们都认识您。”

  老人的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神色,脸都红了。

  半晌过后,他才哑然失笑:“这不方便吧,我过去可能不太合适,会给你们添麻烦的。到时候你们也是现行反格命,这可是海外关系。”

  余秋心里头嘿了一声,感觉这老爷子不愧是搞情报工作出身的,的确牛掰。

  她不假思索:“有什么好不合适的,我们那儿又不是关起门来不让客人进门。前年有外国人去拍电影,去年又有外国人来参观手术跟我们的医疗器械厂。外国人我们都欢迎,您还是中国人呢,又有哪儿不合适了?”

  王老先生在旁边微笑:“我们欢迎一切致力于祖国统一的爱国之士到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走走看看,也欢迎大家在想住的地方定居。如果有需要,中央政府会给予一定的帮助。”

  余秋狗胆包天,在旁边附和道:“您要是觉得过意不去,怕打扰了我们,也可以邀请我们去苔弯玩啊。”

  陈老先生愣住了,看着余秋冒出来一句:“你敢去苔弯,那儿可都是美蒋特务,你不害怕吗?”

  余秋摇头,正色道:“没什么好怕的,苔弯也是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为什么要害怕?我前头刚去日本了,我还给日本人开了刀,我也没害怕呀。”

  陈老先生笑了起来,点头赞同:“你当然不害怕,你是无所畏惧的格命小将。你们的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当然也包括苔弯。”

  余秋摇头:“我不害怕也不是因为这个,事实上我并不是红小将。我不害怕是因为当年无论北伐还是抗战,双方都进行了积极的合作,而且实际上都获得了成功。

  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分别在正面战场跟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国珉党也是中国人民的子弟,380万阵亡将士同样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抵御外敌的战歌。

  在当时的情况下,外界的压力与诱惑极大,汪精卫就没有抵抗住,于是他成了人人唾弃的大汉奸,当代秦桧。国珉政府抵抗住了,积极抗战,作为国际社会承认的合法政府,它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无与伦比。

  日本全面侵华的时候,侵略者号称三个月灭亡中国,可单一个淞沪会战,国珉政府就支撑了三个月。这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以及海外侨胞的志气,也让民众深刻理解了持久战的意义,并且成功地延长了日本侵略战线。”

  余秋绞尽脑汁,拼命回想高中历史书上的内容。谢天谢地,她当年所在的省是高一之后才进行文理分科 ,她好歹还学了一年的高中历史。现在能够从记忆深处将历史书上的只言片语收罗起来,整合成她想要的信息。≈lt;/

  真是幸运啊,感谢她强大的记忆力。

  真是悲哀呀,历史教育在中国学生学业中所占的地位低得惊人。

  余秋相信如果不是她从小擅长背书,此刻的她根本就讲不清楚抗日战争究竟是怎么打的。

  毕竟无数的抗日神剧告诉我们,日本鬼子花了整整14年的时间才从玩腻了他们的中国人民手中仓皇成功逃跑。

  按照抗战神剧的逻辑,最应该感谢美国人的应当是日本侵略者,假如没有那两颗原子弓单,迫使他们的政府宣布投降,他们岂不是还要继续被中国人民□□。真是弱小可怜又无助呢。

  余秋努力回想着历史课上老师的话语。

  其实高中历史书上也强调国珉党部队正面战场抗战消极,反公积极。不过他们的历史老师还是对十几年的抗战进行了进一步补充说明。

  起码在抗战早期,发挥主要作用的绝对是国珉党部队,因为当时我军的武装力量还比较弱小,没办法进行正面抗击。

  当时可谓是集全国之力,各路军阀也放下了对彼此的成见,积极投身到抗战事业当中去。淞沪会战的时候,川军出川,因为缺乏交通运输工具,他们主要依靠两条腿走过去。等走到战场的时候,仗都已经打完了。没能赶上的部队,继续投入到接下来的战斗中去。

  “此后的南京保卫战,上高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哪一场不是硬仗,哪一场不是全体官兵奋勇杀敌?哪一场没有阻拦日本灭亡中国的痴心妄想。

  抗战能够取得胜利,是每一位爱国的同胞用鲜血跟汗水铸就而成的胜利丰碑。这其中,谁都没办法忽略国珉党部队做出的贡献。包括我们伟大的主席也说了,打日本就要有个头子,当时中国的头子就是蒋委员长,他有那么多军队,外国也承认他。”

  陈老先生笑了起来:“看样子,除了我们有你们主席的崇拜者,你们也有我们蒋校长的崇拜者啊。”

  余秋摇摇头,相当认真地强调:“崇拜真的谈不上,我是位医生,我崇拜的都是医学工作者。我只是觉得不应该彻底否定一个人,要分两面看。在抗日战争中,蒋先生做出了贡献,这是我们伟大主席也承认的。但是在解放战争中,他的确应该承担责任。

  前头大家都说好了的事情,还坐下来开过会签过字了,大家都按照协议开始撤退了,他转过脑袋就翻脸不认人。这个事情他做的不对,很不地道。他是一国元首,这么出尔反尔不合适,而且特别丢人。

  假如一开始他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那就当面锣对面鼓说清楚,不要玩欺骗这一套。这么搞的话,对他自己对整个国珉党都很不好。人家就知道你们是骗子,以后不愿意相信你们了。”

  陈老先生不予置评,只是笑:“你这样讲他,还敢去苔弯啊?你就不怕他把你抓起来吗?”

  余秋摇摇头,认真道:“他是做过大事的人,应该拿得起放得下,不应该为这点儿小事就斤斤计较。我父亲的朋友们说,他也没有那么小气。当年他在中央大学当校长的时候,抗战期间,国家困难,学生因为伙食质量闹学朝,蒋校长没有采取强硬手段,还跟大家一块儿吃饭

  ,一口气吃了三碗饭。后来他还叮嘱想办法改善学生伙食质量。”

  余秋抬起头来,认真道,“我相信他也是希望中国好的,政见不同不代表心就一定坏,他也希望两岸统一。他也清楚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大国家都不希望我们两边统一。

  因为 一旦统一起来,大家齐心协力建设中国,我们就是这个世界上任何力量都没办法小瞧的大国。他们就没机会从中作梗,让我们兄弟阋墙,彼此损耗,好叫他们继续渔翁得利。”

  陈老先生笑了起来,点点头,却是对着王老先生说话:“你们的女同志都很能讲哦。”

  王老先生跟着笑:“我们的女同志是半边天,很有风范的。我们每个生产队都有妇女队长,确保女同志也参与到政府事务中来。女同志胆子大,心也细,做事很有章法呢。”

  余秋在旁边想扶住自己的脑袋,好好地叹回气。她哪里是半边天啊?她完全是捅破了天。这种话就是放在2019年都不合时宜,她怎么能在1974年就大放厥词呢?

  肯定委员长的功绩,肯定国珉党作出的贡献,她到底是收了谁的昧心钱,居然如此恬不知耻地洗白。这是妄图搞复辟,良心被狗吃了,把祖宗的脸面都丢光了。

  不过既然都打算和谈了,要是连人家曾经做过的贡献都不愿意承认,那还谈个屁呀。谁愿意低着脑袋当孙子挨训斥呢。

  余秋偷偷看王老先生,她对偶像绝对是真爱呀,也就是在偶像面前,他才敢说这些话。

  男神啊,你可千万得了解我这片苦心。要不是作为炎黄子孙,渴望两岸早日统一,杀了我,我都不会淌这个浑水的。

  你以为我不怕死吗?我比谁都怕死呀。我明明是个大夫,我明明立志于专心致志发展医学事业,结果却被逼到了这种地步。

  陈老先生点头:“应该的,应当解放妇女,妇女也是国家的重要构成部分。”

  他们已经用罢了早餐,剩下的东西也被工作人员收拾走了。

  王老先生邀请陈老先生:“吃完了容易犯困,要不要先看会儿电影?我这边有个新片子,本来准备来的路上看,一直没顾上。”

  陈老先生迟疑了一下,点头微笑:“恭敬不如从命,我也很久没有看电影了。”

  小小的放映室黑黢黢的,幕布上播放的正是那部在杨树湾拍摄的电影。电影分成两部分,上半部是那位外国电影大师拍摄的1972年生活,下半截则是国内电影制片厂新晋赶拍出来的内容。

  拍电影那会儿,余秋正忙着发疯,哪里有心思看自己的电影。就连大年三十,全杨树湾的男女老少齐聚祠堂看电影的时候,她都尽忠尽职地疯着,愣是没敢看一眼。

  现在看到电影,她心里头真是比蜜都甜,骄傲自豪的不得了。就连电影里头自己明显像个二呆瓜,样子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她都选择性眼睛自带美颜了。

  陈老先生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小声提问,指着电影当中自己不认识的工具,询问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余秋在旁边充当秘书的角色,老老实实地给予解答。

  看完了一遍之后,老人意犹未尽,主动提出要求看第二遍。不看外国人拍的,他就想看看大陆自己拍的部分。

  王老先生笑着,答应了客人的请求,他让工作人员放了电影,笑着朝陈老先生点头:“那我可不奉陪咯,我先出去活动活动。我年纪比你大,眼睛也比不上你,得出去松散松散喽。”

  陈老先生大笑:“我不比你累,你是大忙人,你看个电影肯定还要琢磨好多事。我看电影就是瞧稀奇,所以我不累。”

  王老先生也不反驳他,反而自我调侃道:“我就是爱操心的命,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也是爱操心。你要不想操这个心的话,内大可以

  继续闲云野鹤,好好地过你的自在日子,而不是跑到这里来了。”

  陈老先生赶紧摆手:“您就不说这个了,让我暂且松快松快吧。你这 电影选的可真好,我一看到养鸡养鸭子就激动,瞧着可真亲切。我在美国的时候,家里就一间屋子,鸡在屋里走来走去,我们也在鸡群中穿梭。我可是养了几千只鸡呢。”

  电影又重新播放下半节,陈老先生似乎对于电影真的非常感兴趣,他立刻丢下自己谈话的对象,专心致志地盯着幕

  布瞧。

  余秋目光转向王老先生,见对方冲自己点点头,她只好安静地继续坐在椅子上。

  王老先生轻声细语道:“你要有什么疑问,就还是问小秋大夫吧。你要是有哪儿不舒服,也找小秋大夫。能者多劳,她既然年轻,就多做点儿事。”

  小小的放映室门关上了,陈老先生继续专心致志地看电影,瞧到余秋做手术的部分时,他像来了兴趣,追问余秋道:“你是跟你父亲学的英语和医术吗?”

  “一半一半吧。”余秋字斟句酌,“有一些是父亲帮我打的底子,有一些是我自学的,还有一些是我向其他老师请教的。”

  老先生点头,夸奖了她一句:“你开刀不错,很漂亮。只可惜你不会针灸麻醉,我对中医比较感兴趣,本来我还想向你请教来着。”

  余秋微笑:“等你以后有机会到北京了,可以问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我对此的确一无所知。”

  陈老先生点头,像是叹息一般:“我也希望早日成行啊。我都这么大年纪了。”

  余秋心道,您还真不用着急,您长命百岁,还专门出过书教人家怎么养生呢。

  只不过,长命百岁也没用,终究没有熬到两岸统一的那一天。

  既然如此,您老人家还是多努努力,争取圆了自己另一个世界的遗憾吧。

  电影放到了采访于教授的部分,陈老先生又兴致勃勃地问余秋:“你的母亲呢?她住在城里吗?”

  余秋摇摇头:“她去世了?”

  老人相当惋惜:“生病吗?那太可惜了,不然你们一家人生活在如此世外桃源,一定会很幸福。”

  余秋继续摇头:“不,她是被劈斗以后自杀的。”

  老人愣住了,似乎没有想到她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那么你恨吗?你跟你的父亲怨恨吗?”

  余秋点点头:“我没有打算原谅,没有人可以替死去的人原谅。我在等一个公道,给我母亲的公道。”

  老人意味深长:“假如公道永远不会来呢?你们打算怎么办?”

  余秋摇头,固执道:“不会的,我的父亲母亲已经平反了,既然是平反,那就意味着他们之前受的是冤屈。那么犯了错误的人就一定得纠正错误。”

  她看着老人,满脸严肃,“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做过错事,有些错事甚至无法挽回。但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头,犯过错误的人一定要想办法积极纠正,争取做出更大的贡献,来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

  ≈lt;hr /≈gt;作者有话要说:小心翼翼瑟瑟发抖,这是一篇架空文,真的架空文。说句题外话,二陈虽然是四大家族之一,但属于出了名的清廉派,没怎么中饱私囊。大陈赴台后生病的时候甚至没钱看,还是蒋额外给了钱。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炼狱杏寿郎的小娇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孩子妈 208瓶;末后、柊有时 100瓶;豆兜 瓶;今天也在为名字烦恼着、无意 10瓶;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www.uuubqg.cc/134_134716/706982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