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零妇产圣手 > 402.那就做个洞中人

402.那就做个洞中人


  第 402 章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这事儿在情侣身上也一样,所谓的心有灵犀那属于凤毛麟角。

  谁真会读心术呀,起码何队长就完全没瞧出来一路镇定自若的小秋究竟有哪儿不对, 他相当老实地跟着大部队候在大队支部的小院子里头, 等待着领导随时cue到自己。

  屋子当中,廖副书记正老老实实地汇报工作。

  他上任也有差不多大半年的功夫了, 这些日子他主要到处搞调研,然后真正发下去的命令正儿八经的就是一条,让全省1个大队放开手脚,放心大胆地搞自己的小玩意。只要不反党反人民反政府,只要不坑蒙拐骗制假卖假, 什么小五金小作坊只要能搞起来就自己弄,省里头坚决不干预。

  有什么困难往上面反应,他来协调着处理。他还开放了自己家的信箱,谁要有事往上头反应没人搭理, 可以给他直接写信。他就让省广播站的大喇叭不停地往全省通报他们家信箱地址。

  除了走访之外,他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去各处捞人。有的地方响应号召刚开始搞小企业, 头头脑脑的就要抓反格命典型, 然后他就带着人把被抓的倒霉蛋们给弄出来。真正指导什么搞工农业,那基本上是没有的。

  廖副书记有些忐忑不安, 小心翼翼地解释:“我觉着最了解实际情况的还是他们自己。各个生产队还是有想头的,希望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搞点儿工副业跟家庭副业。”

  哪个地方历史上没有点儿工副业呢。尤其是交通不发达的地区,人家买个醋买个酱油买个生活用品难不成还翻山越岭?很多时候都是因地制宜, 自己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的地方酿酒特别好,有的地方做醋尤其香, 还有的地方自己腌的萝卜干,那真是一块就能下掉一顿饭。

  当然大家伙儿不可能家家户户什么都搞,既然有了特色,那就相互间进行交换。货郎就在这其中起到了交通的作用。

  也许放在大地方,看这些笨拙的手工业有些提不上嘴,但是对于周边地区而言却基本上满足了自产自销,明显让大家的物质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廖副书记琢磨的就是,与其让大家伙儿从头开始,不如按照以前打下的基础进行。起码这么多年祖祖辈辈积累下了经验。

  要资金,他的确没有,但是要技术指导的话,他可以想办法派技术员下去帮着解决问题,顺带着物资方面,他也能东拼西凑的给倒腾出来点儿。

  主管工副业的领导翻出了自己的小本本,那上头全省一万多个大队都有哪些特色产业,他一个个都罗列了出来。

  他计划的是让大家先蓬勃发展一段时间,等下一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优化。搞得不好没竞争力的,要么想办法提高技术,要么就赶紧换一个行当。不知道怎么办?那就向技术员请教。

  有的地方说不定种苹果不好,种橘子挺香。

  他这人说话自带喜感,就因为文化水平不高,生怕描述不清楚,尤其喜欢肢体语言,所以他汇报起工作来简直跟唱戏似的,唱念做打俱全。

  廖副书记噼里啪啦一通之后,老人居然不嫌他烦,反而津津有味地问了起来:“那你们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呀?”

  他本以为廖副书记会跟他要钱要东西,他也没觉得廖副书记是多高风亮节的人,没想到这位从基层爬起来的干部,居然斩钉截铁地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人。

  他现在就愁人不够用,方方面面都缺人才。临时再培养有点来不及,他只想把现成的人都用起来。他总不能天天跑到杨树湾的夜校抢人用吧,他再敢这么招的 话,杨树湾的

  老百姓会提起钉耙锄头,直接把他当偷鸡贼赶走。

  老人颇感兴趣的样子:“那你想要什么样的人啊?”

  廖副书记偷偷抬眼睛看他,一副怪不好意思的模样:“要不,平反的右哌都给我用吧,又红又专的我不想了,那都是宝贝疙瘩蛋,到处都抢着呢。我要跟人抢,人家会和我拼命。还有回城的知青,我不嫌弃,我要。”

  老人倒是奇怪了。

  右哌他能理解,基本上被打成□□的都是知识分子,虽然有些阴阳怪气,但里头的确有些真有水平的。

  现在平反了,的确应该给他们个地方呆着,最好能发光发热,至于是不是改造成功了,他累了,他也不想再强求。他要改造他们其实是为了他们好,但是人家不领情,那就算了吧。

  可是回乡的知青,面前的这个干部为什么要呢?

  老人心里头有数,不少地方嫌弃知青呢。下放的农村农场嫌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干活不利索,闹事倒是一把好手。管严了他们会折腾。回到城里头也是麻烦,家里头安排不了工作的照样头痛。都是这个年纪的姑娘小伙子,不给他们找到事情做,他们还会闹腾的。

  这个姓廖的干部要他们做什么?

  “赶紧培训了送去干活呀。”廖副书记双眼发亮,“您就把他们给我吧,我保证不给国家增加负担。”

  老人家轻轻拍着藤椅扶手:“你们省人也不少啊,难不成就缺了这些干活的人?”

  他当然高兴有人为他分忧解难,逐步解决回城知青的安置问题。但他不希望被人拍这种马屁。这些人实在太精明了,恨不得拿着放大镜,哦不,是显微镜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好投其所好,哄得他高兴呢,他们就觉得自己能捞到好处了。

  廖副书记不假思索:“他们有文化学东西快。”

  人不学不知道,学习是锻炼脑袋瓜子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

  同样讲个事情学个新技术,上过学的娃娃讲几遍就能明白,再上几回手就能弄得有模有样。

  没上过学的大字不识几个的里头当然也有聪明人,但那毕竟是少数,有些事情跟他们讲死了他们也理解不了,培训起来效果就特别差。

  廖副书记当然知道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可是他现在搞工副业要的就是尽快能上手的人,他总不能什么都管什么都从头开始啊。

  老人家仍然没有给个准话:“我们农村就没有学得快的娃娃?”

  “当然有,都用起来,但人数真不多。”廖副书记挺严肃的,“您老人家虽然一直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有些人把经给念歪了,虽然现在全省各个大队都有小学,但在这方面抓的不够。后面要加强,文化知识学不好,学技术就吃力,很耽误事情。”

  廖副书记不好意思地抓了把脑袋,“我的水平就跟不上,我学个打算盘,半天摸不清楚。我老婆就噼里啪啦一顿,家里头的开支清清爽爽。”

  老人家沉默着不吭声,隔了半天,他才开口问:“你要这么多人,你打算怎么养活他们?”

  个个都端上公家饭碗不现实,他现在都觉得官员干部实在太多了,这么多人也没见他们做出什么正经事。

  廖副书记脸上堆着笑:“去哪地

  方搞生产就领哪个地方的工分。现在大家伙儿都知道技术好。不说旁的,我们省西边棉花长得多,今年我们用了新技术,棉花蕾铃脱落率下降了足足一半,加上棉花套种大蒜,棉铃虫跟牙虫都少了好多。几块地放在一块儿比较,立刻就显出了差距。现在没有搞这个的生产队后悔的很,白耽误了一年功夫,他们明年都要搞呢。”

  老人家轻轻地叹气:“技术好啊,技术能当饭吃。”

  说到底还是要吃饭,而且得吃得好。≈lt;/

  老人有些疲惫地微微合上眼睛,手指头也稍稍翘了起来,可是半天没有重新落回藤椅上。

  廖副书记大着胆子解释:“那些过来的知青也可以干活的,一边学习一边实习。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做。他们没有工分,但是管饭,每天有定额的饭,保证一天三顿的菜能看见油花,起码有一个蛋。

  来这儿的主要目的是学技术,学好了技术我来统一安排给他们找地方上班。”

  他这真不是说大话,他也没光用杨树湾的人啊,他给杨树湾打出了招牌去呢。现在全省各个大队都清楚杨树湾专门出能耐人,一个个脑袋瓜子活,手上还有技术,同样的事情,人家就是能做得漂漂亮亮。

  这个口碑打出去了,大家都愿意从杨树湾请人过去当老师。那这些培训出来的知青还怕没地方放着吗?

  老人家又开始叹气:“你想让人家当工人,人家未必乐意哦。人家想上大学呢。”

  “要能考上也没人拦着呀。”廖副书记不以为意地挥了下手,“考不上难不成要爹妈养一辈子?还是得找工作过日子的。而且我觉着吧,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大学。”

  文化水平很不咋样廖副书记在学习方面很有话说,“有的人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他就不爱坐在那里算题目背书写字,他就爱琢磨着做点事儿。比方说有人爱养鸡养鸭,他就天天想着怎么把鸡鸭养好,就这方面的知识他愿意听。你让他去做数学题或者背英语单词,那简直要了他的命。比起上大学,其实职业教育更加迫切实用。”

  老人睁开了眼睛,目光落在廖副书记身上,像是在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可怜的老廖同志叫这样的目光瞧着,手脚都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

  他却咬咬牙,决定豁出去了:“这个科学家把东西研究出来,那也得有人能做好。就好像盖房子吧,人家拿来的是图纸,画的可漂亮了,房子盖得结不结实好不好住,还得看盖房子的师傅。我觉得吧,一时半会儿这么多人都塞进大学里头去不太现实。那不行的话就搞这种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说不定效果更好。”

  最重要的是这么多人一下子全送到大学里头去,学校的老师哪里忙得过来?还有就是国家有那么多粮食跟钱养着他们吗?两边都要来嘛。

  老人家手指头又轻轻地敲了起来:“搞职业教育,不错,老百姓用的上。”

  廖副书记连连点头:“对对对,像林教授、余教授,小秋大夫他们这样的人才难得,可是像我们培养出来的赤脚大夫跟基层卫生院的医生也同样重要。前面的人没那么多,那个真的要看脑袋瓜子,不是想培养就能培养出来的。后面的人技术水平没他们高,但也能够派上用场。我觉着吧,这个叫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这话还是小秋大夫时不时挂在嘴上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样重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不过你不能继续跟着她问下去,否则她就矢口否认,她什么时候说这话了?她怎么没印象?她一向都讲抓格命处生产来着。

  老人家沉吟了半天,终于拍板做了决定:“你们省的回城知青,要是没地方安置的话,那就先归你管着。讲究自愿原则,要是人家不乐意,爹妈还非要惯着养着,那就随他们去。到时候后悔的日子是他们自己

  的。不要搞得一个个都像是受到了多大的迫害似的。”

  廖副书记连连点头:“我一定会讲究策略,坚持自愿原则。”

  想赖在家里吃娘老子?做梦吧!爹妈狠不下这个心 ,他能狠下,他一定会把人拎出来好好做活去。社会主义不养米虫,剥削爹妈就不是剥削啦?

  老人家突然间转了个话题:“你怎么对杨树湾这么熟啊?我看你哪回都在杨树湾。”

  廖副书记有点儿不好意思:“我跟杨树≈lt;

  湾有渊源呢。杨树湾人特别仁义,从来不踩低捧高。我原本在县里头的时候,不小心得了脑炎,小秋大夫都诊断出来了,也给我找到了药治疗。嘿,我们县里头那时候有个老小子,标准的林飚余孽,搞得那一套很不像话。平常他就跟我不对付,我这要抓好格命建设,他就一天到晚跟个乌眼鸡似的,天天想着抄人家,给人扣帽子,实际上就是瞧上人家的好东西了。”

  廖副书记本来想说,那混账东西还用这种招数糟蹋人家姑娘,但好歹是当着大领导的面,他要收敛点儿。

  “反正他就趁机使坏了,愣是以县革委会的名义把我送进了精神病院。唉呀,我那叫一个惨,这治精神病的方法跟治脑炎又不一样,我在那儿能好吗?”

  廖副书记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模样,“亏得我有个好老婆,拼了死的救我。也亏得小秋大夫仁义,跟工人医院的穆教授都是善心人,觉得不能用专业技术害人。不是精神病,为什么要按照精神病关着呢?她们出手帮忙,帮着我老婆把我救出来了。然后小秋大夫又怕我回去被人抓了,就让我跟我老婆躲在杨树湾。”

  廖副书记指着窗户外头的山,回首往昔,“我当时就住在那边的洞里头。小何同志定期给我送米送面送菜,我们这不是有那个太阳灶嘛,我老婆给我做饭吃。旁边的水塘里头就有菜,我老婆割了煎鸡蛋饼给我吃。还有蘑菇跟木耳,味道好的很。”

  他说的眉飞色舞,一时间没回过神,暴露的偷公社集体财产的本来面目,顿时吓得魂飞魄散,都11月天了,后背上全是冷汗。

  没想到老人却好像完全没有要动怒的意思,他甚至似乎并不在意廖副书记究竟说了什么。

  只隔了半晌之后,他才起身表示要继续走走:“这山上还有山洞啊?能住人吗?”

  廖副书记赶紧在前头引着路,连连点头:“能的。”

  山上不好盖房子,一盖房子就得砍树,那不是跟林业部门闹矛盾吗?所以山上无论养鸡养鸭养猪养兔子养鸽子,基本上都是因地制宜,把山洞给收拾出来。

  只要安好了窗户,又通上电,那里头就是冬暖夏凉,住起来好的很。

  等在屋子外头的警卫员们有些犯愁,不希望老人上山去。舟车劳顿许久,老人已经很疲惫了,现在走了这么多路,老人需要休息,不然身体会吃不消的。

  没想到老人却相当执着:“我上去看看,要是山洞还能住人的话,我就住在洞里头。”

  工作人员们商量着,弄个轮椅过来推着老人上山去。为了方便山上的东西运下来,杨树湾也在山上修了路,轮椅推着很方便。

  没想到老人却摆摆手,摇头道:“这回我不坐轮椅,我要自己走。不能跟滴水洞一样。”

  其他人听的都是云里雾里,只有跟老了他的人才明白他的意思。66年夏天在滴水洞的时候,老人曾经单独呆了10来天的功夫,出来之后就决定发动大格命了。大家都说他一直在洞里头没出来过,实际上他中途出来了一回,瞧着轮椅觉得有趣,就坐上了轮椅,让人推着他看了一段风景。

  不知道这件事怎么叫老人想了起来,似乎还触动了他的心事。

  大家说服不了老人,又担心上山途中会出事,赶紧张罗着将余秋喊了过来。倒不是众人认

  为她的水平要比保健医生强,而是杨树湾是他的一亩三分地, 有什么突发情况,她在旁边处理会更得心应手一些。

  余秋可真是不愿意再靠过去,然而现在她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上。

  何东胜牵着她的手,咬着耳朵安慰她:“没事的,你就当上山逛逛吧,你天天也辛苦。”

  廖副书记一马当先,小心翼翼地在前头领路。当初为了将他好好隐藏住,他住的山洞位置还真有些远。

  亏

  得这一年多的功夫,杨树湾的路修得好,不然老人还能不能上去,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行道旁边有水塘,这是杨树湾人自己挖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禽畜的饮水问题。此刻到了11月天,水稻早就收割了,鸭子们不能放在麦田中,就在山林里头晃来晃去,还有鸭子在水里头游泳。

  再远远地朝上头看,可以瞧见大肥猪的身影在山林间穿梭。养了大半年的功夫,这些猪个个都肥肥胖胖,身形实在的很。

  老人颇为关心:“猪会不会拱了树啊?把树苗给吃掉了。”

  旁边的胡杨赶紧作答:“不会的,我们放养的地方都长成大树了。而且猪粪是肥料,放猪的地方,松树长得特别好。”

  老人点点头:“这个要协调好,大家要团结,要一块儿把事情办妥了。不能光管你们养东西,不管人家种树。要是没有木材的话,国家建设也搞不起来。”

  胡杨连连点头:“您说的是,我们一直跟林业部门协调的挺好。林业部门也很帮助我们,每次要打农药治虫子什么的,都会事先通知我们。现在我们养鸽子了,鸽子也吃虫,他们农药也打的少了。”

  老人点头,脸上浮出了笑容,跟自言自语一般:“这还是要互利共生啊,光有一种总是弄不好的。”

  他目光悠远,说话声音极轻,像是陷入了沉思一般。余秋甚至怀疑他在借物喻人,是说这世上不能只有一种模样的人。

  他不动,所有人就都停下脚步,跟着看山间秋色。秋色浓郁,如大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墨绿的青松,泛黄的桑榆,还有红染的枫叶,层层叠叠累积在一起,就是不看树丛间点缀的野花,也足够叫人的眼睛瞧不过来,更何况还有各种野草与鸟儿呢。

  老人沉默了半晌,才慢吞吞地往前走,等廖副书记给他指点当初自己住的山洞时,他脸上的笑容加深了,还点头表示肯定:“你蛮会选山洞的,这个山洞好,跟我在陕北时的窑洞一样,瞧着就舒服。”

  现在这山洞已经被开辟出来收拾干净了,当成采蘑菇采木耳人休憩的场所。里头还摆了几张自己做的家具,有的板凳也有藤椅,夏天的时候在这儿午休挺好。

  廖副书记不敢居功,赶紧将何东胜推出来:“这还是何队长给我们挑的,当初多亏他照应。”

  老人看着何东胜也点了点头,夸奖道:“这儿的乡亲也好,人实在厚道,都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他又问了一声何东胜,“你怎么就敢啊,你不怕人家把你也抓走吗?”

  何东胜点头:“我当然怕。”

  廖副书记想踢他,感觉这娃娃实在不上道。自己这么拼了命的给他抬轿,他居然直接塌台子。

  老人笑了起来,眼睛故意看余秋:“你怕还救他,是不是因为是你女朋友交代的事情啊。”

  何东胜正牵着余秋的手,闻声有点儿不好意思:“那时候小秋还不是我女朋友,我就是相信她,也相信廖副书记不是坏人。他一直都很关心老百姓生活的,一直都在想着办法让大家伙儿格命生产两不误。”

  廖副书记眼睛眉毛要飞上天了,简直难以按耐喜悦。他在心里头给何东胜竖了大拇指,觉得这小子还是值得栽 培的,很上道。

  老人像是叹气一般:“最难得的

  就是信任啊。还不怕惹祸上身。”

  廖副书记不假思索:“咱们社会主义国家,总是好人多坏人少的。那坏人都被我们打倒了嘛。我们这儿就不讲究要把人当贼的地方,我们这儿都把客人当自己家里人的。”

  他兴致勃勃指着前头草木掩盖的山洞,“前头这里有位老人家生病忘了家在哪儿,我们杨树湾人就负责照应他,还把他接回自己家里头住。老人家跟着做工,也能养活自己呢。后来他记起事情来了,就自己回家去了

  。我上京那会儿,还在医院瞧见了他。”

  说着他一个劲儿地朝余秋使眼色,想让她赶紧接话,把那老爷子的身份亮亮相。

  前头他一直想问来着,看看能不能搭上那老干部的东风。只不过去年年底小秋不是发疯了吗?他自己手上也是一堆事,从年头一直忙到现在,居然没顾上想这一茬。

  这会儿无论如何都要过了明路,最好搭上线。他们杨树湾可是厚道地方,从来都是很实在的。

  余秋恨不得直接抠掉他飞过来的眼珠子,然后掐着他的脖子,当场杀人灭口。

  王八蛋,姐姐刚才就怕李老先生提老石的事,好不容易才胆战心惊地糊弄过去了。这会儿你是要把姐姐往枪口上堵啊。

  老人看了眼余秋,声音轻轻的:“原来还有老朋友啊。”

  胡杨的心猛的一抖,老石到现在身份还暧昧不明,与其说是他没罪了,不如讲更加近乎于特赦。

  要真是平反了,那为什么不官复原职,最起码的也应该让他重新回到国防部去呀。

  直接被发配回老家种田,这算是哪门子的平反啊。说句不好听的,在医院里头虽然没有人身自由,最起码的还有医务人员照应呢。

  这样子近乎于流放的处理,哪里说得清是好是坏。

  小胡书记咬牙站出来:“其实是……”

  这件事是他们家引出来的,老人家要是不痛快就冲着他们家来吧,不能连累了杨树湾,更加不能连累余秋。

  余秋被折腾得已经够惨的了。

  没想到老人根本没有让年轻的大队书记把话说完,就直接点了下头:“挺好的,是仁义厚道人,怪实在的。人家有难,的确应该伸伸手。”

  廖副书记不明所以,只觉得老人家是在夸奖,立刻眉飞色舞:“您老人家说的可真对,人谁没有遭难的时候啊,该伸手的时候还得伸手。”

  老人慢吞吞地往前头走,瞧见那也被拾掇出来的山洞,点点头道:“我看这里不错,我就住在这儿吧。”

  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谁都不曾想,老人居然真要住在山洞里。

  当初的水滴洞虽然挂着山洞的名字,可是60年代初就已经修建成别墅了,跟现在这破破烂烂的山洞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他老人家怎么能住在这儿呢?

  老人却固执己见:“旁人能住,我为什么不能住?我看着你就挺好。”

  他叹了口气,“做个洞中人,挺好。”

  ≈lt;hr /≈gt;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4179701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惟一 8818、臭宝他胖妈 10瓶;龙虾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https://www.uuubqg.cc/134_134716/706985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