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英伦文豪 > 第337章 书迷

第337章 书迷


第337章  书迷

        污污污——

        汽笛声响起,邮轮渐渐驶向码头。

        陆时站在甲板上,

        海风带着些许凉意,轻轻拂过脸庞,让他不自觉地缩紧了衣领。

        他向远处眺望,

        这个时节,伦敦的温度已经降低,但码头的热闹依旧不减,

        装卸货物的工人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格外忙碌。

        不多时,水手们的号子声响起,

        邮轮靠岸了。

        陆时因为身份特殊,可以走快速通道,很快就下了舷梯,过海关后直接出了港口区。

        一架华贵的马车正在等着,

        玛格丽塔探出头,

        “老师!”

        陆时快步走去,钻入了马车,问道:“丽塔,你怎么来了?”

        “当然。不过,那些作品不都是我的。”

        两人下车。

        玛格丽塔低声道:“老师,你看过《怪诞夜》吗?”

        “什么是设定集啊?”

        她拿出杂志。

        陆时掀开车帘,

        女仆为他们打开大门,

        车轮在街道上缓缓滚动着,发出有节奏感的声音。

        “不会。因为法国作家成立了奥赛学会,他们可以裁定将哪些收录进克苏鲁神话的‘正稿’。”

        东方PJ、《爱死机》、型月,

        这些都很成功。

        不多时,马车停在了宫殿街陆时的官邸前,

        玛格丽塔好奇道:“老师,你不介意他们以你的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吗?”

        玛格丽塔笑,

        “收到你的电报,我能不来接你?”

        伦敦熟悉的街角又映入眼帘。

        “我也没想到法国人的行动力这么强。”

        他正准备解释法国人的“恶作剧”,

        结果,公主殿下先一步说道:“有很多读者已经猜到了。而且,新一期的《怪诞夜》,那些法国文学大师都开始正常署名了。”

        问完,她自己便否定了,

        它本就以H·P·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设定为基础,由奥古斯特·威廉·德雷斯整理完善,众多作者共同创造,

        只有爱手艺大师本人,克苏鲁很难发展到后来的规模。

        而且,克苏鲁神话这么发展也是符合历史的。

        英国确实是美食荒漠。

        且这类共同创作的现象并不少见,

        说着,她上下打量陆时,开玩笑道:“看来,美国的饮食确实比大英要好。你这一去三个多月,竟然一点儿没瘦。”

        陆时点头,

        源头是二楼书房,

        那里的门开着,从里面延伸出成捆的信件,堆满了整个二楼走廊后,又一直铺到楼梯,

        每一级台阶都摆放着一摞信件。

        玛格丽塔说:“这样不会混乱吗?”

        玛格丽塔好奇,

        陆时遂解释一遍,之后道:“我想,凡尔纳他们很快也会公开,让全球更多的作家加入到克苏鲁神话的创作和完善中来。”

        陆时摊手,

        陆时说:“而且,设定集本就是公开的,我不是其权利人。”

        比如,

        公主殿下打趣完,便让车夫出发。

        小贩、行人、报童……

        “他们还弄了个学会?”

        玛格丽塔说道:“不过,我还是更喜欢《哈利·波特》。”

        结果,陆时刚进屋,就发现整栋屋子几乎被信件填满。

        这话说得没错,

        陆时听得想笑,

        陆时接过,简单地翻阅。

        陆时愣了半晌,才明白对方问的是什么,

        他笑道:“丽塔,《镜报》连载《简·爱》的漫画,我们当时对二次创作的态度是怎样的?中国有句话,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咱可不能这样。”

        之后便聊起了《密室》的剧情。

        玛格丽塔“嗯”了一声,

        “感觉,设定集这种方式可以发展出很多衍生品,不只有小说,还有桌面游戏、戏剧……尤其是桌面游戏。坦白讲,我之前从未想过还有这种创作方式。”

        玛格丽塔说:“读者来信。”

        陆时问:“我不是要求放在咱们报馆的仓库吗?”

        玛格丽塔无奈道:“《哈利·波特》的书粉十分狂热,仓库已经堆满了。”

        陆时:“……”

        早料到《哈利·波特》会发展成全球最受欢迎的IP之一,

        但谁能想到,20世纪初就狂热至此?

        要知道,《魔戒》也是系列作,主角一脉相承,且有甘道夫这样的超人气角色,但读者来信一天也不过上百封。

        陆时随手抽出一封阅读。

        玛格丽塔也凑了过来,小声念道:

        “

        ‘Lu,求你快更新……’

        ‘再不更,我儿子就要把家里的房梁拆了!’

        ‘不,伱还是别更了。’

        ‘我家已经被拆了,汤米要把房子改装成陋居。’

        ……

        ”

        陋居是小说中韦斯莱一家的住宅,修筑得歪歪斜斜,有许多神奇生物和魔法物品。

        公主殿下当场笑喷,

        “对于孩子来说,虽然制造不了魔法物品,但把房子搞成危房还是能做到的。”

        她看向陆时,

        “老师,你让伦敦的很多家庭饱受折磨啊~”

        “啊这……”

        陆时尴尬,

        “有吗?”

        公主殿下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见清晨的雾已然散去,便打开了窗户。

        她指着对面道:“你看那。”

        官邸对面是皇家马厩,

        气派的大门前有两名着红衣的冷溪卫队守着。

        陆时不解道:“你让我看什么?”

        玛格丽塔只是对卫队士兵的方向颔首示意,没有用语言回答。

        过了片刻,两個上学的小男孩跑着经过,

        他们路过卫兵,

        忽然,在前面的那个摸出一根30cm的木棍,对着卫兵大喊:“Petrificus  Totalus(统统石化)!”

        卫兵脸上的肌肉抖动着,

        幸好冷溪卫队的职业素养过硬,他努力绷住了,杵在那儿纹丝不动。

        施法的男孩哈哈大笑,

        “看吧~看吧~我的魔法很厉害的!”

        后面的男孩说道:“我也行!”

        他转头对看向卫兵,也抽出了自己的“魔杖”,准备念出“Petrificus  Totalus!”,

        这时,他忽然发现卫兵额头上凸起的青筋和握紧的双手,似是即将爆发的火山,便立即改变了思路,转而大喊:

        “Finite  Incantatem(咒立停)!”

        卫兵终于蚌埠住了,

        “Shiit!你们这两个小屁孩!@*#¥%……”

        两个男孩打闹着跑远,

        风还送来他们的拌嘴声,

        “看!我刚才的解咒成功了!他能动了!”

        “那算什么,还是我的功力更深。”

        “别扯了!”

        “怎么?你要和我进行巫师决斗吗?”

        ……

        玛格丽塔关上窗户。

        两人相顾无言,

        “……”

        “……”

        屋内气氛怪异。

        过了片刻,公主殿下才开口道:“我现在才知道儿童文学的厉害之处。我敢断言,《哈利·波特》能影响无数英国人,它会成为大英的国民文学之作。”

        按真实历史,系列首部《魔法石》出版于1997年,

        而陆时将其提前了近一百年。

        <div  class="contentadv">        结果便如玛格丽塔所说——

        国民文学。

        道理很简单,

        20世纪初的娱乐方式奇缺,孩子们看不了电影电视,也没有游戏,连漫画都少得可怜,

        这造成了几乎所有孩子都要读《哈利·波特》。

        而且,比起同为儿童文学的《绿野仙踪》、《彼得·潘》,《哈利·波特》虽然也是歌颂友情、勇气、爱的老套路,但语言和剧情都更加成熟,覆盖的年龄范围更广,读者自然更多一些。

        陆时说:“我没想到会这样。”

        玛格丽塔白他一眼,

        “没想到?我可不信~咱陆教授,那可是全球最畅销的大文豪~”

        陆时哈哈大笑,

        “你可别损我了。”

        经过了刚才的事,他发现阅读读者来信还挺有趣的,便回头继续拆阅。

        其中,《哈利·波特》的书迷超过99%,

        什么内容都有,

        催更的、

        家长代孩子书写,询问霍格沃兹地址在哪的、

        女粉向陆时求婚的、

        ……

        千奇百怪。

        玛格丽塔黑着脸,将所有粉色的信封抽出来,逐一检查,

        女粉来信统统收起来。

        又过了一阵,

        外面传来了敲门声。

        女仆出去询问,随后回来传讯道:“爵士,有一位法国的亨利·柏格森先生找你。这是他的名片。”

        陆时当然知道柏格森,

        毕竟是诺奖得主,其作品陆时是读过的。

        女仆继续道:“柏格森先生还拎着行李箱,看样子,应该是刚到伦敦。”

        陆时诧异,

        “我乘坐的邮轮在加来港停过,如此说来,我们坐的是同一班船。为什么没见着面?”

        玛格丽塔吐槽:“陆大爵士,你住在头等舱,下船时走单独的舷梯,过海关又有身份之便。你们两个见不着面不是很正常吗?”

        “啊这……”

        陆时尴尬,转向女仆,

        “请柏格森先生进来吧。”

        女仆领命而去。

        不多时,柏格森便被带了进来,

        他瞬间就被屋内如同汪洋一般的信件震撼到了。

        陆时笑笑,

        “都是读者来信。”

        柏格森更加震撼了。

        他不是没见过畅销作家,

        大、小仲马和凡尔纳,都是法国国民级的存在,

        可即便是他们,一生收到的来信加起来都不如此时陆爵士官邸内的多。

        这特么……

        还是人吗!?

        “咕……”

        柏格森咽了口唾沫,询问道:“陆爵士,这些你都要读吗?”

        陆时摆摆手,

        “不,我没那么多时间。我会挑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在《镜报》发一篇公开信进行解答;或者说,接受一次访谈。这两种方式相对有操作性一点。”

        柏格森赞扬道:“陆爵士对书迷的态度真好。”

        他伸出手,

        “我是亨利·柏格森,这次拜访,也是以书迷的身份。”

        姿态摆得非常低。

        陆时自然不会落了对方的面子,

        两人寒暄几句,随后在客厅的沙发入座。

        陆时道:“本想请你去书房,但那里的读者来信更多,实在是抱歉。”

        “书房还有?”

        柏格森瞄了眼二楼,看到堆积如山的信件,人都麻了。

        同为作家,

        人与人的差距,真的是比人与狗的还大。

        陆时让女仆为对方倒茶,随后道:“柏格森先生,你说自己以书友的身份到访,想来是要讨论问题的吧?”

        柏格森点头,

        “陆爵士,我好奇你是怎么能想出《缸中之脑》这样的题材的。”

        题材当然不是陆时想的,

        而是H·P·洛夫克拉夫特在《暗夜呢喃》中提出,

        那篇也是陆时最喜欢的克苏鲁作品之一。

        爱手艺大师极具想象力的创造了人、脑分离,将身体和意识发生了区隔,

        而缸中之脑这一思想实验,直到1981年,才由著名的逻辑学家、科学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在他的著作中提出。

        可以说,《暗夜呢喃》超越了时代。

        陆时将之进行改进,并更名为《缸中之脑》。

        当然,这话是不能如实说的。

        他沉吟道:“柏格森先生为何会对那个短篇如此好奇?必须得说,我更喜欢《克苏鲁的呼唤》和《星之彩》,因为两者描绘的恐惧无比巨大且不可名状。”

        柏格森笑道:“陆爵士有所不知,我其实是……唔……你听说过一本名叫《物质与记忆》的书吗?”

        那是他的著作,

        书中有很多先进的观点,

        诸如,

        大脑作为身体的一个器官,是物质属性的;

        记忆需要物质基础;

        情感和记忆都是本体的范畴;

        ……

        随着生物学,尤其是脑科学的发展,这些观点在现代人看来非常古典,

        可对于20世纪初的经验性哲学,已经是完全颠覆性的了。

        陆时说:“我读过《物质与记忆》,那是一部哲学著作。可惜,我对哲学一窍不通,所以没法给予客观的评价。”

        听他说什么“一窍不通”,玛格丽塔就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老师总是这么谦虚。

        柏格森显然也是这么想的,

        他笑道:“陆爵士,你能写出《缸中之脑》,就说明你是顶尖的哲学学者。”

        陆时摆摆手,

        “不不不,我甚至都没……”

        看他又要谦虚,柏格森便打断道:“或许,你不研究哲学,但你的哲学思维一定是顶尖的。”

        陆时无奈,

        “我是真不懂啊。”

        柏格森笑道:“我早就听庞加莱院士说过中国人的谦虚。你的书法明明是极好的,为巴黎大学明法楼题字,受万千法国学子盛赞,你却偏偏要说自己不擅长。”

        陆时:“……”

        看来,自己这个书法大家的名号是要落实了。

        他用手指轻抚着下巴,

        “柏格森先生,哲学我确实是不懂的。但你说到哲学思维……在中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哲人,名叫庄子,你可曾听过?”

        柏格森瞬间瞪大了眼睛,

        “果然!我就知道!”

        他的音量很大。

        陆时被吓了一跳,

        “怎么了?”

        柏格森说道:“我就知道,陆爵士的哲学基础一定来自古老的、神秘的中国文化!”

        他双眼放光地看着陆时,

        “庄子?那位哲学大师叫这个名字吗?”

        陆时轻咳,

        “额……庄子并非其原名。在中国,我们一般用‘子’字作为一种尊称,表示了人们对某些人物的敬仰和推崇。”

        柏格森连连点头,

        “那这位庄子一定是很厉害的人物了。”

        陆时说道:“在庄子身上有个故事——庄生晓梦。有一天,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人类,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

        柏格森不由得大赞:

        “好!好好好!真是一位哲人!”

        他发现,庄生晓梦和《缸中之脑》的本质相近,

        其内核无外乎两个问题:

        人如何认识真实?

        如果梦足够真,人又是否有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柏格森好奇,

        “这位庄子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陆时说:“战国时期。距今约两千多年了吧~”

        “噗!咳咳咳……”

        柏格森刚喝一口茶,喷了,

        “两千多年?”

        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厚重感。


  (https://www.uuubqg.cc/16161_16161320/11223106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