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传统工艺传承联盟
“现在的问题是,”
苏教授说,“很多传统工艺正在消失。有些老师傅带着技艺走了,有些则因为没有传承人而断了。你们这种创新性的传承模式很值得研究。”
林淑梅听得很认真:“那具体要怎么合作呢?”
“首先,我们想把你们的教学经验系统地整理下来,”
苏教授说,“包括技术要点、创新方法、教学模式等。其次,希望能选派一些学生来这里实习,亲身体验手工艺的魅力。”
这个提议让林淑梅很感兴趣。
她立刻叫来王小芳,一起商量具体细节。
“苏教授,”
王小芳说,“我们现在正在编写教材,要不要结合您的建议一起完善?”
“好主意!”
苏教授说,“我可以帮你们提供一些学术上的支持。”
正说着,一个学员跑进来:“林老师,您快看我做的这件!”
是王淑英,她拿着一件改良旗袍,兴奋地说:“我试着把您教的立裁技法用在了传统旗袍上,您看效果怎么样?”
苏教授接过衣服仔细看:“这个很有意思!传统的形制保留住了,但穿着更舒适了。小林,你们的学员都很有想法啊!”
“是啊,”
林淑梅笑着说,“我们鼓励大家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苏教授看了看手表:“我明天要回上海了,这两天能不能多看看你们的课程?”
“当然可以,”
林淑梅说,“不过我们的条件比较简单……”
“简单没关系,”
苏教授说,“对了,下个月我们学院要办一个传统工艺研讨会,你们要不要也来参加?”
这个邀请来得有些突然,林淑梅有些犹豫:“可是培训班……”
“去吧,”
老李师傅这时走过来,“我和张三婶可以看着。再说,这也是个学习的机会。”
第二天,苏教授坐在教室后排,认真记录着每个教学细节。
课间休息时,她对林淑梅说:
“小林,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传统工艺会失传吗?”
林淑梅想了想:“是不是因为跟不上时代发展?”
“部分原因是这样,”
苏教授说,“但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把传统当成了一成不变的东西。其实,真正的传统是活的,是能与时俱进的。就像你们这样,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又能创新发展。”
这番话让林淑梅很受启发。当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天和苏教授的交谈,让我对传统工艺的传承有了新的认识。
正写着,霍怀安来了。
“听说上海服装学院要和你们合作?”
他问。
“嗯,”
林淑梅说,“不过我在想,要不要把咱们的培训体系改进一下?既要保持手工制作的特色,又要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这个主意不错,”
霍怀安说,“对了,县里最近在规划文化产业园区,说不定可以给‘韵逸’争取个更大的场地。”
林淑梅摇摇头:“场地的事先不急,当务之急是把教学体系完善起来。苏教授说得对,要让传统工艺真正活起来。”
上海服装学院的研讨会如期举行。
林淑梅带着王小芳,带上了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坐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
“林老师,您说我们的经验,人家会感兴趣吗?”王小芳有些忐忑。
“做好自己就行,”林淑梅说,“咱们是来学习的,也是来交流的。”
到了上海,苏教授亲自来车站接他们。
路上,她介绍说这次研讨会来了全国各地的手工艺传承人,还有几位小日子和棒子的专家。
“你们的创新经验很有代表性,”
苏教授说,“特别是在培训传承这块。”
第三天,研讨会正式开始。
林淑梅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获益匪浅。
一位小日子专家介绍了他们如何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保护传统工艺,棒子专家则分享了他们将传统服饰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的经验。
轮到林淑梅发言时,她没有用太多专业术语,而是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韵逸”的故事。
“我们的经验其实很简单,”
她说,“就是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比如这件改良旗袍……”
她拿出王淑英的作品,详细介绍了创新的过程。
在场的专家们都很感兴趣,纷纷提问。
“我们的原则是:对传统要怀着敬畏之心,对创新要保持开放态度。”
林淑梅回答,“每一项创新,都建立在对传统工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这个回答引起了共鸣。会后,几位专家专门找到林淑梅交流。
“你们的培训模式很有特色,”
一位教授说,“特别是让学员参与创新的做法,值得推广。”
晚上,苏教授请林淑梅和王小芳吃饭。席间,她提出了一个建议。
“小林,我觉得你们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
她说,“从基础技艺到创新设计,分成不同层次。这样更有利于传承。”
林淑梅若有所思:“苏教授说得对。现在我们的培训还比较随意,确实需要系统化。”
“而且,”
苏教授继续说,“你们可以考虑和职业教育结合。这样既能解决就业问题,又能保证传承的质量。”
第二天的分组讨论中,林淑梅听到了更多宝贵的建议。一位老师傅特别提醒:
“现在年轻人学手艺,最怕的就是枯燥。你们让学员参与创新的做法很好。”
中午休息时,王小芳兴奋地跑来:“林老师,小日子的田中教授说想来咱们店里参观!”
“太好了,”
林淑梅说,“正好可以请教他们的经验。”
会议结束前,大家一致同意成立一个“传统工艺传承联盟”,共同推动手工艺的保护和发展。林淑梅被推选为理事之一。
回程的火车上,林淑梅和王小芳开始整理这次的收获。
“小芳,咱们得好好规划一下,”
林淑梅说,“首先要完善培训体系:
基础班:传统技艺的基本功
提高班:工艺改良和创新方法
高级班:设计创新和传承教学”
(https://www.uuubqg.cc/24426_24426784/4620073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