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庆长公主 > 第16 章 登基风波

第16 章 登基风波


新节前,望京百姓都笼罩在新节将至的喜悦中。

        当然还有一件事情,也在望京百姓中传的沸沸扬扬。

        后来,连每日的朝会上,大臣们都欲言又止,讳莫如深。

        小年这日,难得宫学太傅放了一天的假。

        夜里,李长庆带着李承泽在皇后的燕安宫用完晚膳后,李长庆原本是要吩咐监人送李承泽回他的寝殿海晏宫的。

        李承泽却犹犹豫豫很久,然后执意要跟着李长庆回长庆宫。

        李长庆看了看时间还早便允了。

        回到长庆宫,李长庆吩咐夏锦在外殿里准备了炉子,温了一壶果酒。

        二人坐定后,夏锦给他们各斟了一杯,李长庆亲自拿起玉盏递给李承泽。

        “阿泽,最近在太学可还习惯?开年后,胡大人便会每日入宫单独给你授课,到时候只怕你就更忙了。”

        “阿姐,课业的事情,朕勤勉些,总是会懂的。”李承泽接过酒杯看了一眼夏锦。

        李长庆笑了笑,挥手让夏锦带着其他宫人离开。

        大殿里只剩下他们姐弟二人时,李承泽这才拿起酒杯一口喝下,然后又给自己斟了一杯。

        “阿姐,今日在宫学,有人说,说朕、、、、”李承泽似是说不出口,又拿起一杯果酒喝下,大概是酒有些热,竟然激的他双眼通红。

        “说你什么?”李长庆语气温和地问道。

        “阿姐,他们说朕血脉不正,说,说我母妃,从前是翊王府的歌姬,这可是真的?”

        李承泽一边说,一边满脸是泪,可见最近是受了多大的委屈。

        “他们说你血脉不正,你就血脉不正了?你是父皇钦定的,你若不是父皇的血脉,父皇自己会不知道?父皇是什么人?”李长庆拿起李承泽的手,轻轻拍了拍。

        “你现在当务之急应该做的是,弄明白那些人说这话的目的,你的登基大典就在新节之后,恰恰在此时传出血脉不正的留言,这意味着什么?你可想过?”

        李长庆看着他,娓娓道来,李承泽听了逐渐冷静下来。

        “阿姐,如今该怎么办?”

        “承泽,如果今日是阿姐听到这些话,阿姐会即刻吩咐大臣彻查此事,并请各位宗族大臣公开审理此事,告诉众人必须揪出这件谣言的幕后之人。”

        李长庆看了一眼认真听着的李承泽,继续说道。

        “这样做有三个目的,第一告诉众人,你是名正言顺的帝王,不怕被查;第二个目的,是震慑那些幕后宵小之辈;第三个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告诉所有人,皇帝威仪不可侵犯。当然这些事情必须在登基大典前彻查清楚,否则你这辈子就将背负血脉不正的污点,也会给有心之人落下口实,往后你该如何处理朝政?如何驾驭朝臣?更有甚者,那些藩王可以拿着这个借口,围攻京城,勤王夺位,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可是阿姐,我母妃,她?”李承泽低下头,轻声问道。

        “傻孩子,不管你母妃从前是什么人,她都生养了你,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更况且她如今自愿随着父皇殉葬,忠贞挚诚,与社稷是大功。那些人,编了那么多故事,不就是因为你母妃已经生故,死无对证嘛?既然如此,他们又有什么实际证据呢?”

        李承泽听了,眼里溢满了泪水,喃喃地问道。

        “阿姐,你说的真的吗?我母妃,忠贞挚诚?”

        “傻孩子,自然是真的,所以,阿泽不要心生怨恨,不要着了别人的道。”

        李承泽听了,愣愣地看了李长庆良久,然后才点点头。

        夜里,少帝离开长庆宫时,李长庆总觉得不放心,便让贴身宫女夏锦随护少帝去海晏宫。

        第二日,早朝散去后,李长庆便去往燕安宫请安。

        而后便又随着范太后一起去往太学。

        正在上课的夫子和宗室子弟们,看见长公主和范皇后,便齐齐跪下请安。

        李长庆走到李承泽跟前,跪下行了个大礼,然后规矩周全的问道。

        “陛下,今日可还习惯?”

        李承泽愣了一下,好在也瞬间反应了过来,拉起李长庆,然后说道。

        “朕,今日安好,有劳母后和皇姐的挂念。”

        李长庆拉着李承泽走到范太后面前,范太后拉起李承泽的手,温和慈爱地说道。

        “我儿如此勤勉,真是肖似你父皇,若是先帝泉下有知,定然是极欣慰。”

        李承泽听完,跪在范太后面前,行了一个大礼。

        范太后起身环顾了殿里的宗室子弟,然后对着身边的侍卫说道。

        “将所有宫学的子弟们,即刻起送入皇城司,并去请四位辅政大臣前去皇城司,当着大庆百姓官员的面,彻查我儿身份,若不查清楚,这个年大家都别过。”

        众人一听,一阵哗然,可不等说什么,便被侍卫带走了。

        不知道是皇城司从前的名声太吓人,还是宗亲们活动的太有效,总之四辅佐大臣很快就查出了这起谣言的幕后始作俑者,原来是没入教坊司的翊王府女眷对皇室怀恨在心,故此妖言惑众。

        李长庆听了上报来的奏疏,一阵冷笑。

        翊王余孽,当真是一个好借口,前有李凤翘大闹灵堂,后有女眷妄论新帝血脉。

        可这大庆朝,从丞相到望京的地方官,竟然都任其发展,直至流言越演越烈,让整个大庆皇室沦为满城百姓的笑柄。

        更有甚者,在新皇登基之前,用了如此卑劣的手段来中伤少帝的名声,难道这仅仅只是因为对皇室怀恨在心?

        亦或是还有其他,那么这其中,各地藩王有没有参与?朝中大臣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但留言,总归在新节之前暂时平息了。

        昌和元年春,新节不久,大庆英帝李承泽继位。

        辰时三刻,天将将亮,一轮橙黄色的太阳,从皇宫的东边缓缓升起。

        钟鼓齐鸣,整个大庆朝笼罩在一片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喜庆祥瑞之中。

        李长庆身穿深青色礼服,拖着长长地逶迤,牵着少帝李承泽的手,登上一级级汉白玉的长阶,穿过一排排双膝跪地,俯身贴地的大臣,步履从容,姿态端方地走进庄严肃静的大庆朝满朝文官武将议事的乾坤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随着众大臣齐呼,李长庆正式开启了她短暂却又波澜壮阔一生。


  (https://www.uuubqg.cc/47682_47682863/3993734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