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公主不真(重生) > 第11章 伴读

第11章 伴读


第十一章

        十日之期已到,长宁公主入宫。

        元晞身穿公主冠服,由母亲曹氏亲自送至凤藻宫,向帝后叩拜行礼:长宁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

        元皇后喜不自禁,她封后十年,诞下一对龙凤子女,统御六宫,每每思念家中亲人,只能待节庆佳时,家人进宫,才能宽慰一二。

        心中早已常年孤苦,无人同她排遣,现在有了亲侄女陪伴左右,她竟激动至激动抽泣,眼角通红,控制不住颤抖的哭腔:晞儿快起来,到姑母身边来,嫂嫂也请起。

        皇帝萧湛神色十分欣慰得意,说道:晞儿快起。

        眼风同时扫向同跪的曹氏,嘴角抑制不住地扬出弧度。

        母女二人相携起身,元晞来到盛服装扮的姑母身边,重新喊了声:姑母。

        元皇后容貌昳丽,气质端方清雅,她自幼苦读圣贤教导,身上自有一派书香韵味,年纪也才二十八岁,正当盛时。龙凤胎出生后,更是在后宫立得稳稳当当,算得上是母仪天下,慈德昭彰,深得萧湛信赖。

        可她太过文气,像挂在皇家祠堂专供后世叩拜的画像,通篇皆是圣人大道理,让人不得不敬服,而又不愿相交太近。

        元晞虽也是女书生,但她性子灵活,不轴,更不会像姑母那样自我压抑。

        “晞儿年幼,唯恐以后有不合规矩之处,还请陛下和娘娘包涵。”曹氏低首说道。

        元皇后正欲安慰,皇帝已抢先出了声:晞儿大方懂事,朕看她比馨月和莞月都懂规矩,有她在宫里给澄月做表率,朕的三公主将来必定会德才出众。

        元皇后甚喜,连连点头称是,曹氏低头不语。

        元晞掠过皇帝得逞的笑脸,心中冷笑,萧湛,你可别高兴太早,嘴上却抹着蜜说:多谢陛下夸奖。姑母,缙儿和澄月怎么没来?

        元皇后拉着她软软的小手说:前日缙儿贪凉吃了冰镇的蜜瓜,肠胃不适,澄月也跟着吃了几块,这阵子他们兄妹两正在静养,我现在先送你去紫棂殿,一会儿再去看他们。

        皇帝在一旁笑着说:不急,朕再跟晞儿说几句话,太学的蒋太傅正在给皇子和公主授学,皇子公主都可带一名伴读进宫,长宁也十三了,正该是求学的时候,就自己挑选一个伴读进宫吧,想好了要谁家女儿,朕帮你下旨。

        元晞杏眼一亮,天真的小脸对着皇帝糯糯地笑:真的吗?我可以自己选?

        皇帝开怀不已,龙首轻颔:当然可以。

        元晞眼底晃过一丝狡捷,回答:我想让沈庭给我伴读。

        皇帝略一思索,问道:是忠正侯府沈家的丫头?

        元晞嗯声,满怀期待地看着他,萧湛哈哈大笑:朕立刻下旨,给长宁公主请伴读。

        元晞眉眼弯弯,脆生生地说:多谢陛下。

        曹氏和元皇后相视一笑,元皇后催促道:陛下,我带晞儿和嫂嫂去紫棂殿,前朝有事您就去忙吧!

        皇帝状若无奈地说:你既赶朕走,那朕就去见大臣们了。

        侯在殿内一角的唐公公忙趋身上前服侍,正张口欲唱起驾,皇帝微微摇了摇头,貌似无意般从曹氏对面走过。

        唐公公会意,抿嘴噙笑,恭身跟在主子背后,二人背影离开。

        皇帝走后,曹氏忍下不适,笑道:娘娘真得圣上宠爱。

        元皇后说:本宫原本也不同意如此,以前陛下进出,都按照规矩送迎,可是陛下坚持说后宫杂事繁忙,不想再拘束本宫,若无外人,在凤藻宫内便可随意些。

        曹氏点点头说:娘娘,家中得您照拂,一切都好,老夫人身体康健,她让娘娘不必挂心。

        元皇后起身:我隔在这皇宫里,回府一趟不易,家中的事还请嫂嫂多辛苦。

        曹氏和元晞欲上前扶,元皇后面带侃色,打开二人的手说:哪那么多规矩,就跟在家里一样,本宫没那么娇贵,走几步还要人扶。

        说完携了曹氏的手,嗔目示意元晞跟在身旁,亲自带她去往紫棂殿。

        紫棂殿装点得富丽堂皇,比元府的兰睎院气派多了,然而她住进来,却不是为了享受的。忙了一整日后,母亲出宫回府,姑母便让她歇着,明日宫宴上再与众皇子公主嫔妃们见面。

        姑母还拨来了两个大宫女——小蓝和青菱,近身伺候元晞,还有十名小宫女,十名太监,几十人乌泱泱跪了满屋子,元晞交代几句后,便让小鱼和涧芳去给众人安排差事,除了两名大宫女外,都不得进内室服侍。

        是夜,元晞站在案几旁,欣赏着小鱼替她选的给众人的见面礼,珠玉翡翠在银烛火光下璀璨夺目,却无一丝光华照进她澹澈沉敛的双眸。

        夏夜的风温柔缱绻,带着舒畅的凉意,拂动门檐下的珠帘,发出清脆悦耳的玱玱声,她仰头打个长长的哈欠,转身去睡了。

        明日的宫宴,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对付。

        ---

        翌日晴光方好,一枕清风睡馀。

        元晞起床后正打算去凤藻宫向姑母请安,没想到皇帝身边的唐公公先来紫棂殿传话了:启禀长宁公主,忠正侯府的沈庭姑娘已经到殿外,等候召见。

        元晞开心得星星眼,捂嘴笑说:快请。

        唐公公回身示意一旁等候的小太监,小太监立时快脚出去,请进来一位神采飞扬、比元晞还高半头的小姑娘,一双丹凤眼,眼梢微吊,肤色偏健康色,穿着鹅黄色云锦襦裙,步伐飒沓而来,裙摆随劲风飏荡。

        沈家是军武世家,子弟不分男女皆舞枪弄棒,沈庭刚学会走路便跟着两位哥哥一起扎马步,虽才大元晞一岁,武艺已十分高强,是世家女子中难得的花木兰,她在金陵城中曾有震耳名言:长大以后要做大庆的神武军女都尉!要是谁敢娶她,她就打断谁的腿!

        沈庭笑盈盈行礼:参见长宁公主。

        元晞激动得像兔子一样跳蹦上去,双手扶起她:沈庭!我昨天才跟皇上说了让你给我伴读,今儿一早你就来了!

        沈庭好久不见闺友,听说她忽然被封为公主,着急得在家团团转,比自己的事还上心,生怕以后见不到面,没想到元晞同样心有灵犀,刚进宫就把她也弄进来了,还神通广大通过皇帝下旨,她昨日收到旨意,兴奋得当下就收拾好了箱笼,今日五更便起,去辞了老祖母,便匆匆赶来了。

        唐公公在一旁满脸是笑:奴才告退。

        元晞不等他挪脚,便对小鱼说:去拿一包金叶子给公公,多谢公公办事神速。

        唐公公连连摆手:公主莫要折煞奴才,这点小事,原就是奴才的本分,哪里值当什么赏!

        元晞不会错过收买唐公公的好机会,此人能影响萧湛,关乎全局,于是她笑着说:昨晚我还有些不适应更换居所,正愁没人与我排解,沈庭来得这么快,我在宫中有了朋友,心里很是高兴,现在是一点也不愁了。公公美意,元晞心领,这点金叶子,就别再推辞了。

        唐公公自然猜到元晞进宫背后的门道,连皇帝都要哄着这位小丫头开心,他自然也要投其所好。因此昨日圣旨一下,他便立刻遣人传旨,并让沈庭尽快进宫。如今见元晞懂得他的意思,说明她年纪虽小,却通达世故,更是对她另眼相看,双手接过赏赐,满意地退到殿外。

        他一走,两个小姑娘便跳着搂在一起,唐公听见身后高声尖叫,声浪几乎冲破殿顶,宠溺地笑着摇了摇头。

        “元晞,我还以为今后见不到你了,都难过了好几日呢。”

        “你要对我有信心,别说来宫里,就是去如来神殿我都拉着你一起。”

        元晞一膨胀,就忍不住对着好友大吹法螺。

        沈庭见自己没有错付,更是印证了两人一直以来的友情,漂亮的丹凤眼里星星点点,像午间正反射阳光的澹澹水面,有一种波光粼粼的美。

        “你的箱笼都交给涧芳,涧芳,你把东配殿收拾出来给沈庭住,再挑四个稳妥的丫头去伺候。”元晞身为紫棂殿主人,赶紧殷勤待客,生怕安排不好,沈庭就不高兴跑了。

        涧芳马上答应去办了,沈庭拦都拦不住,无奈地说:我不用那么多人伺候,平时在侯府,哪里就用上那么大的排场了。

        元晞才不管这些,她要把沈庭照顾得乐不思蜀,在太学这几年,都别想扔下自己跑出宫去!

        两个小姐妹拉着小手,在窗棂下的罗汉床上盘着腿,说了好久闺中趣闻。什么嗜德伯府的大小姐李妍在戏楼子看见宁王妃与戏子摸手,两人眼对眼瞧了好久,吓得李妍躲在屏风后面不敢出来。还有户部尚书高家的小孙女高泠兰,办及笄礼收了一万多两银子,高泠兰特别贪财,还把这银子拿去买了宅子,气得她婶母吃不下饭。

        元晞问:高泠兰是不是去年消夏宴上满头绿翡翠那个丫头?

        沈庭点头:就是她,听说她可泼辣了,虽然亲娘不在了,但高家的人谁都别想拿捏她,她祖父吩咐办的及笄礼,她得了这把尚方宝剑,就派自己的丫头负责收礼,连府里的管事想来插手,都被她给骂回去了,好多宾客都瞧见热闹了。

        元晞表情神往,赞许地说:此女虽贪财,但值得交个朋友。

        沈庭一愣,想了想又说:我刚才乱说的,既然你喜欢她的性格,那说明贪财也没什么不好,我也想和她交朋友。

        两人相视而笑,元晞想起下午的宫宴,忙让她先去东配殿收拾,自己去姑母那里先讨些主意。

        还约好了下午沈庭陪她一起赴宴。


  (https://www.uuubqg.cc/47858_47858209/4008803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