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拾 荒 者 > 第10章 第09章 北大荒的民族风情3

第10章 第09章 北大荒的民族风情3


鄂伦春族重要的节日是春节,也过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但是不那么隆重。春节前,各家都要有一番准备,多猎些野物,买些酒类,及应备的过节用品,还要做新衣服。除夕夜,要到各家去拜年,给本氏族和近亲的长辈们敬酒叩头,祝他们健康长寿。除夕的晚宴非常丰盛,人人都吃得饱饱的。他们认为,只要这样做,一年到头才能不愁饿肚子。除夕一宿不睡觉,尽情的玩乐。这样一年都会精神饱满,百事顺利。初一早晨,先拜各种“博如坎”(神),然后按家族、氏族、近亲的顺序去给长辈们敬酒叩头。长辈们则对晚辈们说些吉利话,勉励他们立志做些大事业。平辈们则互相敬酒请安,恭喜发财。初二、三,一般要举行大型的赛马活动。

        敬老的美德,在鄂伦春族中蔚然成风。年轻的猎手每次出猎归来,或离别几天回到家中,都要向长辈叩头。平辈人几天不见,也要相互请安问好。请安的姿势,男子左膝向前右膝向后,向下微屈,两手前伸。女子是两脚并拢向下微屈,两手前伸。鄂伦春族不但与大自然搏斗时相互支援,团结战斗,在平时也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在一个“乌力楞”里很少发生争吵的现象。鄂伦春人见面时,首先要问全家好,然后要问最近“阿呀乌银”(意思是打猎运气如何?)。

        鄂伦春人非常好客。如来男客,请在“玛路”席上,女客请在“奥路”席上,问长问短,热情招待。就坐后,客人如是晚辈,要将老人的烟袋接过来给装烟。如客人是老年人,青年人要先给老年人装烟。吃饭的时候,要用筷子蘸点儿食物向上扬一扬,饮酒时用手指蘸上酒向上弹一弹,意在请诸神先尝一尝。这种古老的风俗,在一些鄂伦春老人中,至今还保留着。

        鄂伦春人常年在深山老林中游猎,对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和各种奇妙的现象,难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认为是神的造化。因此鄂伦春人供奉很多神,以求精神上的寄托。他们把神统称为“薄如”。神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木制的,称为“毛木台”;一类是画在布上或纸上的;一类是绣在布或狍皮上的。木刻的神多为祖先神,画像的神多为自然神,刺绣的神是管马神。从中可以看出鄂伦春人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都统称为神灵。他们将崇拜的各种神像都装在一个桦皮盒里,放在“仙人柱”的后面树上。

        鄂伦春人信奉原始的萨满教。每个氏族一般只有一个氏族萨满,萨满有男也有女,男的叫“尼罗萨满”,女的叫“哈西萨满”。男女萨满的比例约各占一半。

        萨满跳神没有什么祭祀的供品,而是在跳神前点燃香柱。如没有香时,可以采来长在石柱子里的小树枝代替。萨满给人看病,只是跳神,不用药物之类的东西。跳神的衣具大多氏族购置,萨满为人看病也不要任何报酬。在萨满每一、二年祭祀神时,被他治好病的人,可以给他的神供狍子或天鹅,尤以天鹅表示最为虔敬。

        鄂伦春人有了病而请不到萨满时,就求神问卜。他们使用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把斧子绑在枪筒上,把枪搭在枕头上,用一只手向上举。举枪时,一个神一个神的询问,问对了触犯的神,枪就会轻轻地举起来。

        鄂伦春人还有许多禁忌。如对猛兽不能直呼其名,并且猎到熊之后,也要举行一系列仪式,最后把熊骨包好放在树上,敬烟叩头,还要装哭。另外对妇女有很多禁忌,认为妇女的月经和分娩是不洁净的事,会触犯神灵,因此妇女不许到神位旁和“仙人柱”后面。

        鄂伦春有句老话,马背左边挂箭筒,马背右边驮歌篓。精骑善射的鄂伦春族,穿林海,跨峡谷,英勇骠悍。他们不但个个是好猎手,而且人人能歌善舞。每当狩猎归来,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就燃起篝火载歌载舞,一阵狂欢,一阵豪饮,不醉不归还。

        “赞达仁”是鄂伦春族民歌中主要的音乐形式。在鄂伦春语中,赞达仁的词义本身虽然是指山歌小调类型的民歌,但也泛指歌舞曲以外的一切民歌。就其内容而言,它包括悲歌、情歌、儿歌、摇儿歌等。赞达仁有无词和有词的两种形式。无词的节奏较为自由,只用衬词“哪衣呀,哪耶希哪斯耶”等填充曲调。这类歌即兴性强,音调高亢刚健,如:有词的节奏规整,结构方整对称,有时将这两种赞达仁连起来,唱一些叙事性的内容。

        在歌舞曲类,鄂伦春人欲舞先歌,逢歌必舞,载歌载舞。这类曲调鄂伦春族称其为“吕日格仁”。人们手拉着手,随着吕日格仁的节奏前后摆动,在原地或沿圆圈踏步。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多。吕日格仁歌曲衬词多样。有些吕日格仁和赞达仁相似。一般说来吕日格仁情绪活跃,节奏便于舞蹈,结构短小方整,有的只有一个乐句。歌舞进入高潮时常常唱出一些力度较强的、有节奏的呼号衬词。

        萨满调兼有歌唱、舞蹈、叙事的特点。它的节奏多变,衬词特殊,音调富于表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鄂伦春族民歌的古朴风貌。

        鄂伦春族民歌多为五声羽、宫调式,其次为徵、商调式。五声音阶中的偏音多作经过音使用。在黑龙江黑河地区的鄂伦春族民歌中有六声音阶出现。鄂伦春族民歌多为单乐段,由两句或四句构成。旋律以连续四、五度大跳音程进行为典型乐汇。节奏有二拍、四拍、三拍等,亦有不规则节奏及混合拍等,但散板极为少见。鄂伦春族民歌的传统唱法中,长音一般平直,无颤音或波音,只在开头和结尾有装饰音。歌曲变体较多,一曲多词现象相当普遍。歌词多采用头韵,音乐和歌词结合自然。

        总的说来,鄂伦春民族歌曲带有浓郁的原始狩猎的音调色彩和粗犷豪放的特点。

        鄂伦春族善于用舞蹈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劳动的喜悦。舞蹈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劳动动作的模仿。如“黑熊搏斗舞”、“树鸡舞”和模仿采集动作的舞蹈。“黑熊搏斗舞”,是由三个人跳的舞蹈,摹仿黑熊斗架的动作,两人上身略向前倾,两膝向前屈,两手放在膝盖上,两足同时跳跃不息,两肩和头部左右摇摆,嘴里发出“吼吼”的声音。第三个人也做同样的动作,劝解的姿态出现。另外还有一种仪式性舞蹈,叫“依和那仁”舞。这是氏族部落在传家谱和族谱时跳的一种集体舞。还有种舞蹈叫萨满舞,是宗教性的舞蹈。

        鄂伦春族乐器,有“朋努卡”(口琴)和“文吐文”(手鼓)。“朋努卡”是一种形似音叉,中间有一条弦的铁质乐器。凭口腔和手的动作,使弦不断震动,而发出颤音。许多乐曲似摹拟雀鸟的鸣叫声。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一种乐器。

        鄂伦春民族的文学丰富多彩。有神话、故事、长诗、说唱、谚语等。神话故事中有表现人类起源,颂扬祖先的传说;有惩恶扬善的故事;有歌颂抗击“罗刹”的英雄;有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忠贞;还有关于兴安岭山水风物的传说。但更多的是反映鄂伦春族的游猎生活,述说着鄂伦春族苦难悲壮的历程。

        “摩苏昆”是鄂伦春族的一种长篇说唱文学形式。它兼有诗和讲两种语言形式。它的典型作品是《英雄格帕欠》,描写了英雄格帕欠与妖魔的斗争,与大自然搏斗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顽强、粗犷豪放、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鄂伦春人的英雄形象。

        鄂伦春族有精美的桦皮制品,它表现了鄂伦春族的精巧工艺和审美情趣。桦皮制品很多,有桦皮箱、桦皮篓、桦皮桶、桦皮盒……在这些桦皮制品上,要刻上各种图案和花纹。最能体现鄂伦春人雕刻艺术的是桦皮箱,鄂语称为“阿达玛拉”。桦皮箱有长方形、方形和长圆形几种,箱子的四周和盖上都刻有花纹。“阿达玛拉”一般是女人结婚时从娘家带来的,但也有平时自己做的,用它来装贵重服装、腰带、帽子和结婚用品。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里的人们。鄂温克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族通古斯语族的北语支,与鄂伦春语是同语支,没有文字。现在,身处北大荒的鄂温克族,通用汉语汉文。

        早在公元前2000年,鄂温克的祖先就生活在贝加尔湖的沿岸地区。这与鄂温克族的传说是一致的。传说,他们的故乡是勒拿河,河宽的连啄木鸟都飞不过去。勒拿河一带有个“拉玛”湖(即贝加尔湖),湖的沿岸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林中居住着流动的猎人和渔人的许多部落。他们与鄂温克族的祖先紧密相连。鄂温克族的族源,与北魏时黑龙江上、中游的“室韦”,唐代在贝加尔湖东北苔原始森林地区使鹿的“躹”部落,有密切关系。后来他们向东发展,其中一支迁到黑龙江中游。元代,把居住在贝加尔湖以东、大兴安岭以北的鄂温克、鄂伦春都称作“林木中百姓”。清代文献称他们为“索伦部”和使鹿的“喀穆尼堪”(即索伦别部)。

        1640年,清王朝统一了索伦各部,将其编入八旗。清朝将鄂温克族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任命了佐领等官职,每年向清王朝纳贡貂皮。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沙俄的侵略,清王朝将鄂温克族迁到甘河、诺敏河、阿伦河、济泌河、雅鲁河、诺莫尔河等流域居住。迁到若莫尔河流域的鄂温克族,在嫩江右岸的土地上落居,史称“嘎布卡村”即索勒格(今临江屯)、义格(今嘎布卡屯)、博肯泌(今榛子街)、胡噜旦梯(今杨树林屯)、白露日(今百路屯)、穆尔根奇(今大间房)、基罗尼嘎(今小间房)等七屯,隶属布特哈打牲部落都博浅扎兰。1957年恢复鄂温克族称。

        鄂温克族迁来初期,仍然过着渔猎游牧生活。他们在讷莫尔河和嫩江里捕鱼,在河套的森林中狩猎,并采集可食的草根、木耳、磨菇、野果等山产品。当时的鄂温克人不养羊马,而以驯鹿为家畜。嘎布卡是个富饶美丽的地方,西濒嫩江,江套榆柳丛生,是良好的天然林场;三面平原,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耕耘放牧的好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满汉民族文化不断传入,使鄂温克族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荒拓土,耕耘播种,农业生产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生产力越来越发达,进而转入农牧生产为主,兼事渔猎。

        鄂温克人的衣食住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初迁来时,以渔猎经济为主,吃的是鱼肉、兽肉和采集的山野菜。穿的是用狍鹿皮缝制的衣服、帽子和鞋子。据《黑龙江外记》记载,衣服“冬天毛朝里,夏天毛朝外。白天穿,晚上盖”。“以狍头为帽,双耳挺然,如人生角。又反披狍服,黄毳蒙茸”。仍然停留在“毛皮裹身”阶段。衣或长袍有大襟,在开衩、袖口和下摆处镶边儿,束腰带。鄂温克人衣袍的特点是,袖头稍长而肥,外套坎肩。腰带上挂有装火石、火镰、火柴用的荷包之类的饰物。女子多戴耳环,称“占布勒”,小型的称“嘎克”。也戴指环,多为银质的,有的嵌有宝石类的东西。女子有束发的习俗,多包头巾,冬季戴圆形便帽,帽两边坠有环形饰物。

        住室是圆锥形的“撮罗子”,与鄂伦春族相同。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住室也改变成草房或“马架子”。现在,砖瓦房逐渐增多了。

        鄂温克的交通运输工具,早年主要依靠驯鹿驼运,后来使用勒勒车。牧区还有一种四轮马车,也叫勒勒车。其制作主要用黑桦,车轮高达五尺,车体轻便,载重千斤,行走在谷壑、深草之间犹如平地。鄂温克人非常喜欢这种适宜草原运输的工具,称其为“草上飞”。勒勒车的作用远远超过马和驯鹿,给鄂温克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现在,机动车辆给古老的鄂温克族村屯带来勃勃生机,运输耕作逐渐走向机械化。

        鄂温克人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在嘎布卡村也残存着氏族社会的“氏族外婚”、“姑舅表亲婚”制。他们在同一氏族内严禁通婚,而姑表兄妹之间通婚不但不受阻挠,反而为人们所赞许。女子出嫁后,若生了女孩,都愿意嫁给娘家,名曰“还骨头”。另外,还通行着“妻姐妹婚”和“夫兄弟婚”的习俗。妻子死后,可以续娶其妹,但不许娶其姐。哥哥死后,弟弟可以娶妻嫂。但弟弟死了,哥哥不准纳其弟媳。一般婚姻仅限在同辈之间进行,也存有隔辈婚配的现象,但必须血缘关系较远,方可通婚。

        鄂温克族男女青年之间恋爱比较自由。他们利用参加敖包会或别人婚礼的机会,物色自己的意中人。然后双方互访、谈心。认为合适之后,再请媒人从中撮合。但也有父母包办的,甚至指腹为婚,早婚现象比较普遍。

        订婚之后,男方要给女方送彩礼。一般的彩礼是驯鹿、金钱、兽皮和酒等。婚期一般由女方父母决定。结婚前,男方无论距离女方多远,都要在离女方屯子一里远的地方,搭一个临时帐篷,等待新娘子的到来。结婚仪式多在野外江边的沙滩上进行,届时男女双方的父母都到场祝贺。当主婚人宣布典礼开始之后,大家举杯祝贺。接着,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少拉成一个半圆圈儿,围着篝火跳起“努给勒”,或者“阿罕伯”舞。伴着舞曲,领舞者即兴编词,配以“呐嘻呐吆吆”或“德呼兰、道呼兰”的祝词。领者唱一句,舞者附和一句,载歌载舞,纵情欢乐,直至尽兴方归。晚上,新郎要在岳父家里和新娘度过新婚第一夜。第二天清晨,新娘按太阳出没方向绕自家房屋转圈儿。然后,新郎新娘骑马并行。在女方亲友和宾相的簇拥下,驰往夫家。在夫家拜过舍卧刻(氏族神)、托欧宝日坎(火神)和公婆之后,才算完成结婚程序,正式嫁给了男方。

        过去,鄂温克族女子地位卑下,常年从事无止境的劳动,连吃饭都不允许与老人和丈夫同席,单独在灶间用餐。她们平时坐的位置、方向乃至姿势,都要受到严格限制。若是生了孩子,要在大门口横放一根木棍,使外人望而止步。小孩的悠车近似满族的摇篮,不同之处是头部较高。夏天在悠车上面覆盖薄布,以防蚊蝇叮咬婴儿;冬季覆盖厚布或皮子,以防寒气袭人。为使覆盖物与婴儿面部有一定的间隙,在悠车上半部位安上半圆形的细杆(玛力兰),使覆盖物隆起。悠车背面(哈皮兰)挂有十几副野鸡腿或鹰爪、雄野猪獠牙等。头部两端各缀上三条五颜六色的串珠。悠车一端拴有一根根很长的罕达犴皮条,另一端绑缚在孩子母亲的手腕儿或脚脖儿上。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家务劳动的情况下照看好孩子。

        嘎布卡的鄂温克人去世后,立刻把遗体用布盖起来,停灵数日后方可埋葬。他们认为,如果死者是70岁以上的老人,全哈啦(氏族)的人都要出来为其送葬。在他们眼里,70岁以上的老人瞑目后,不是死了,而是升天了。所以他们为其送葬的同时,也祈祷自己能够活到古稀之年。

        殉葬品男女有别。男人有烟具、小刀、小锅、碗和新衣服。女人除烟具外,还有首饰、镯子、戒指等。这些殉葬品要全部打破入葬。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猎枪和猎刀留给亲友,其他全部烧掉。遗体用桦树皮包好后土葬。死者亲属在服丧期间(一般为一百天),男人不得理发修面,女人不得穿艳丽服装,均不得参加娱乐活动。死者若是长辈,在死后九年时间里,每隔三年上坟祭扫一次。遗产多由幼子继承。

        鄂温克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敖包会、春节等。敖包会是鄂温克民族的盛大节日。祭敖包时,要杀牛宰羊作为祭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同时还要举行赛马、拔河、摔跤等娱乐活动。

        嘎布卡的鄂温克人有敬老之风。父母在世时,男子不得留蓄胡须。青年人对待长辈不准直呼其名。若在路上相遇时,青年人必须下马给长辈屈膝请安。进餐时,待长者动筷后,晚辈方可食用。

        鄂温克人非常好客。对待客人或不相识的过路人,同样以礼相待。吃饭的时候,从不让客人自己盛饭,都是由主人一碗一碗的盛送,直到主人吃饱谢绝为止。待客菜肴以“手扒肉”为贵。

        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对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不能作出科学解释,因而产生出万物有灵的观念。

        他们以蛇为最高神,尤其对熊有若干图腾崇拜的因素。打到熊后,要将熊头、骨头和心脏进行风葬,不食熊身上的某些部分。在鄂温克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流露出对自然崇拜的现象。如正月初一要敬太阳神,正月十五要敬月亮神。逢年过节也都敬山神。对待火也特别崇拜,吃饭前家长总是向火里投放一些食物,不允许任何人用刀触碰火堆或火盆。

        鄂温克人深信自己的祖先是子孙的保护神,而萨满就是祖先神的代言人,他会帮助子孙后代消除一切灾害。萨满有法衣、法帽和神鼓等法器,人间的一切鬼怪、吉凶和疾病的根源,都由萨满去解释。萨满宗教活动主要是给病人跳神驱鬼,祛邪除病。萨满在最初只是尽其社会义务,不收报酬。进入封建社会后,才掠取财物和报酬。


  (https://www.uuubqg.cc/49949_49949962/3978010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