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视频诸天:开局盘点十大历史人物 > 第十八章 对王阳明的理解

第十八章 对王阳明的理解


【嘉靖七年,王守仁因病情已重,上书告归,回家途中病逝,时间为公历1529年1月9日,去世地点正是他曾抚治过的南安府,时年五十七岁。】

        【其丧过江西,军民感其德,无不缟素哭送。】

        【然而在朝廷中,对王守仁的攻击正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守仁既卒,桂萼奏其擅离职守。帝大怒,下廷臣议。……帝乃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

        朱元璋看到这里,大怒:“咱家的子孙后代怎么都这么不成器?”

        人家都死了,还要迫害。

        老朱家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不孝子孙,真是可悲!

        大秦位面。

        始皇帝不屑道:“这般人物,竟然都能够当皇帝,还真是可笑。”

        不过与自家的胡亥相比,还是要好一些。

        艹!

        一想到胡亥这个小兔崽子,突然感觉手又痒了。

        在冷宫,满脸乌青的胡亥突然打了个寒颤···

        大唐位面。

        李世民暗暗叹气:“这般人物,若是生在我大唐,定能够风流千古。”

        【此时,王守仁的功绩被批评、轻视,学说也被诋为“伪学”,连应有的‘饰终之典’都被取消。】

        【如此看来,他几乎要在历史长河的浪花中消失了。】

        【然而历史终究是公平的,世宗去世后,其子穆宗继位,王守仁又重新被人想起,“廷臣多颂其功”。】

        【于是,穆宗诏赠王守仁为新建侯,赐谥文成。隆庆二年,又以其子王正亿袭新建伯爵位。被人为扭曲的历史,终于还是在王守仁去世四十年后重新被纠正过来。】

        “幸好,王守仁没有被后人污蔑,不然咱真的没脸见人了。”朱元璋内心松了一口气,然后在诸天论坛内破口大骂。

        “朱厚照,你个龟儿子!”

        朱厚照撇撇嘴,他可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而是朱元璋的八世孙。

        不过朱厚照可不想和自己的祖宗争论什么,而且真要说起来,他和论坛中的朱元璋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有何资格教训他?!

        但是朱厚照并没回话,毕竟这诸天论坛,上至他们这些王公贵族,下到布衣黔首,都可以在其内发言。

        他可是皇上!

        若是发言不当,很容易被自己的兄弟们找到污点。

        至于刚刚画面中那个自己的表现···

        这不还没有完全发生嘛。

        要改变,容易的很。

        而且王守仁圣人的名号算是定了,朝中的众臣谁还敢反对?

        那就是和神人过不去!

        ······

        主世界。

        神京郊区的某处别墅里。

        孙明一边吃着晚餐,一边看着自己剪辑的关于王阳明的事情。

        对于王守仁晚年屡遭攻击,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他本人也有些看法。

        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因为王守仁平宁王之乱的功劳惹人嫉恨,另外一点就是因为王守仁的学术观点与主流的程朱理学不合。

        比如,王守仁去世后,桂萼等人就攻击其学说道:“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倡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但讨捕軬贼,擒获叛藩,功有足录,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王守仁标新立异,空有虚名,其学说是歪理邪说,不应该传播。

        只不过在孙明看来,王守仁是幸运的。

        因为到了嘉靖末年,“阳明学”已经成为当时儒家学派的显学之一,王学门人徐阶官至首辅,王守仁也于万历年间获得从祀文庙的待遇,成为“先儒”之一,一度与朱熹平起平坐。

        从此以后,学者对王阳明的评价更多地指向其学说的价值和影响,而其生前事功反而略而不谈了。

        那么,阳明之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说,其本末源流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孙明查过资料之后,却是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在青年时期,王守仁一度服膺朱熹的理学。

        十七岁时,他到江西迎娶妻子诸氏,次年同归余姚,路经上饶,拜谒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娄谅,向他问学。

        娄谅不仅授以理学中的格物之说,还勉励他“圣人可以学而至”。

        王守仁回到家乡后,除潜心于经史之外,还学习宋儒正心诚意之法。

        王守仁本来是“和易善谑”的性格,从此也就“端坐省言”起来。及至中浙江乡试后,随父入京,在京师遍读考亭遗书,依朱熹的指导治学修心。

        朱熹解释《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一句,认为应该“即事观理,以格夫物”,也就是穷究事物之理来获取知识和感悟,这也是程朱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王守仁遵循其教,认为“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他看到家中栽了很多竹子,遂日夜观察穷究,欲知其理何在,七日而病,乃自叹“圣贤有分”,转而就辞章之学。

        直至弘治末年,王守仁的思想都是在正心诚意的圣贤之学、辞赋文章的应世之学,与出世养生的道释之学间波动。

        正德初年被贬龙场,才给了他一个自我突破的契机。

        在龙场丛山之中,王守仁虽“端坐澄默,以求静一”,实践着理学家的修心养气之法,但谪居的困境与内心的疑惑促使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想多了,便忽于深夜恍然大悟,认为“圣人之道,吾身自足”,对“格物致知”也提出了新的解释: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

        夫是之谓格。

        以孙明的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格物致知”实际是一个去恶为善、体认本心的过程,与外物无关,自然也就没什么“圣人处此”的问题。

        即【心】与【理】是为一体。


  (https://www.uuubqg.cc/77407_77407035/4191418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