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周工程师 > 第075章 机器办与火器

第075章 机器办与火器


  中国

  北洋机器局

  1867年创办,称为军火机器总局,又称天津机器局,简称津局。1865年5月18日,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阵亡于山东曹州,京师大为震动,

  除授曾国藩为统帅,办理剿捻外,并连次飞谕李鸿章派洋枪队由海道赴津,援护京师。因为李氏在沪创办炸弹三局,卓有成绩,同时也有旨命,

  要他派丁日昌带领匠役到京师制造火器,接着又改命季氏派员赴津开局铸造炸弹。1865年冬,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已商请李鸿章购备机器运津。而丁日昌也极力支持崇厚开办,

  允许一切自上海代为设法。

  建局之初,祟厚一面派英人密妥士(J.A.T.Meados)赴英购买机器,一面在津择地建造厂房。月,总署划拨广东轮船阿思本(Sherard

  Osborn-爹1)兵轮变价款项十三万两中,提出八万两,交密妥士带英;继又由祟厚从洋税款项下续汇三万三千余两。1867年3月择定城东贾家沽道基址,

  是为东局。东局建立厂房四十二座,二百九十余间,公所及洋匠员工住所三百余间,占地二千二百三十亩。

  1867年5月正式开局,奏派密妥士为总办。

  1967年9月,在等待机器由英国运来时,择定城南海光寺附近,建立厂房,是为西局。在上海、香港采购了价值数千两的修造枪炮、制造炸子、

  开花炮的机器,先行开工制造。机器并有机轮、铁炉、镟床等,配合东厂的建筑,添配物件。

  此外,曾委托总税务司赫德(RobertHart)在英购办一批机器,也归入津局。

  1868年夏季,机器陆续运到。东局一共使用38万余两,西局使用了9万余两。

  月17日,丁日昌函祟厚:“天津拱卫京畿,宜就(江南)厂中机器仿造一分,以备运津…本年臣莅任后,准总理衙门函商,为未雨绸缪之计,

  即经亲至上海厂中,督商局员筹办。随据该局员苏淞太道应宝时、选用知府沈保靖、补用知府冯□光禀称,于五六两月,购到旗昌、祺记两洋行机器、

  汽炉、车床各件….其未齐之件,由厂中机器自行配制,现已配就车床、刨床、立锯及卷锅炉铁板机器共八座….一切款项由上海代付。”

  1869年9月25日,丁日昌:“查厂牧领解洋马枪已于六月十六日由轮船赴津,前经禀报在案。现在各项机器均系开单点交倪令收领,由江海关衙门雇搭夹板船载运,

  七月初六日,已将各项机器送至夹板船装载清楚。兹据倪令报称,于七月初六日,由沪驶运北上,理合将起程日期禀乞察核。

  李字号箱计装:二尺八寸长一寸五分径螺丝四副,共五寸长二寸一分宽铁闩四条,三尺三寸长螺丝起子二把,十五寸长七寸二分宽炮模口失铁盖板四块,

  十三寸长四寸宽十二磅弹子泥心铁模─盒(二件),十二磅弹子木样二对共十二寸长铜柄二枝。炮模口用二十寸半长双眼牛铁横闩二件,起重架凸字包横头铁用四寸径生铁辘轳一副(计四件)。

  (以上系铸炮及铸弹所用器具,理合陈明。)

  柰字号箱计装:十二磅炮木样一副,六尺半长木样心铁杆一枝。(以上系炮样器具,理合陈明。)

  锅钉九磅,系铸铁炉备用,交委员倪令收领未装箱。”

  由以上的清单来看,当初是有计划制造火炮,但是直到该局被毁,始终没有制造火炮的记录。

  1870年,天津教案发生,崇厚奉命使法,11月4日上谕津局改由直督李鸿章接续督办。李氏接任,11月即罢黜洋总办密妥士,另委湖北补用道沈保靖总办局务。

  此后历任总办,皆系华人担任。厂局地位,在当时成为北洋主要的大兵工厂,常年供应北省各军军火弹药。该年改称总理天津机器局。

  1873年,建成火药第二厂。1874年建成火药第三及第四厂。

  士乃得枪是士乃得(JosephSnider)所设计,英国在1866年采用的一种改装前瞠枪为后膛枪的方法,将枪管后端的上半部切除,装上活门及撞针,

  装弹时打开活门,使用原有的击铁。士乃得只能装填一发,口径是.577,是一种过渡时期的作法。美国在内战结束后,也采用了阿林(Erskin.

  S.Alin)的设计,改装大量的春田前膛枪为后膛装填单发步枪。

  1877年生产数量:洋火药五十八万余磅、铜帽三千五百万颗、林明敦、格林子弹一百万颗、前膛开花炮弹五万八千个、后膛炮弹四千余个、

  各式拉火十八万七千余枝、林明敦中针后门枪二百余杆、大小水雷五百余具、炮架及机器二十余座。

  1878年,李鸿章奏报:“添置提磺厂、压药器及分药、切药等房,又建厂房二十余间….各营渐多后门枪,议令减造铜帽,为多制后膛子弹之用。

  所造林明敦枪发营领操,并称精利合法,以核费与购价悬殊,当饬停止。分设电机、水雷学堂,其生徒已派赴海口各司电报、水雷等事。”

  该年生产数量:洋火药五十六万五千三十五磅六两、铜帽三千八百九十九万颗、林明敦后门兵枪三百二十杆、格林后门子弹一百三十七万六千颗、前膛开花炮弹六万三千四十二个、

  后膛镀铅来福炮弹五千四百四十四个、各式铜纸拉火十四万八千一百二十枝、大小水雷四十六具、锅炉及车床等器七十七具。

  1879年生产数量:洋火药六十五万一千八百三十磅、铜帽二千八百三十五万颗、林明敦、温睹士得、格林等后门子二百四十五万二百颗、前膛开花炮弹六万六千五百七十四个、

  后膛镀铅来福炮弹九千六百六十一个、各式铜纸拉火二十一万三千五十五枝、一千磅至四十磅水雷一百九十个、各式机器四十具。

  1881年生产数量:洋火药一百三万九千八百三十磅、铜帽三千七十五万颗、林明敦后门枪子四十二万二千颗、毛瑟后门枪子三百五十一万六千四百颗、

  前膛开花炮弹二万一千六百八十个、后膛来福大炮弹五千七百九十二个、大小沉碰水雷及配具二百九十九件。

  1886年5月30日,上海申报记载:"天津药局失慎一事,前据西报译登。兹悉失慎者,实系机器东局铜模装药房。所谓"铜模"者,即毛瑟枪子也。

  是房共屋五处,工人四十名,学徒若干名。每日午后上工时,必将上半日巳成之枪子,逐一细数。平时日造枪子一万三千颗,因醇邸莅津阅操,

  需用孔亟,每日赶造二万六千颗。是日学徒数子时,误将子上格针触击,登时轰发,无殊石破天惊。屋中共九人,当火发时,二人由窗逃出,

  其余七人均在火坑中乱窜。无如双扉紧闭,欲出无由。直至外人破门而入,则一已焚毙。至四点钟时,又毙其二。尚有四人入夜亦淹然而逝矣。

  时总办潘梅园观察随侍醇邸在旅顺口,翌日始回。客有过其墟者,但见颓垣败瓦之间,残骸零落,七尸则分置二门外,尚未殓埋,诚惨矣哉。"

  1889年为了制造长式钢质炮弹,筹议炼钢厂,向英国葛来可力夫蒿尔厂(NeSouthgateEngineeringCompany

  ofNeSouthgate)、格林活厂(GreenoodandBatteyofLeeds)定购全套制钢机器,并计划生产栗色火药。

  1891年开始建厂,采用英式的西门士马丁炼钢炉。而正式生产钢铁,在1893年以后。

  1896年改称总理北洋机器局。

  月6日,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王文韶奏北洋行营制造局制造抬枪:臣前准练兵王大臣咨,练兵需用打帽抬枪一千五百杆,请饬制造局造送等因。

  当饬该局造成边机、中机抬枪二杆,委员解请试验。嗣准咨称:所造抬枪均属灵捷适用,惟边机斤两太重,拟每杆在三十斤,中机改造边机,其尺寸斤两仍与中机一致。

  请饬局按照此式制造边机前门大式拾枪五百杆,随枪什物五百份,中机改造边机前门小式抬枪─千杆,,随枪什物一千份。所需款项由北洋作正开销。

  奏奉谕旨依议,钦此。钞录原片,咨查照办理。

  英国人贝思福爵士(LordCharlesBeresford),在1898年访问了天津机局,他的印象是:“这个兵工厂由直隶总督管辖。

  看起来在兴建时花了许多钱。工作场所的建设非常良好。有一个1200吨的冲压机,4个铸造容量20吨的熔炉,以及许多熔矿炉,用的是西门子建造的锻床。

  另外还有一个12吨的吊炉和一个40匹马力的驱动引擎,是由兵工厂自行建造的。当我访问天津兵工厂时,有一个130匹马力的引擎正在制造中。

  工具非常良好,多是英国或德国制造的现代化产品,而且带有维修及制造小炮所需的所有器材。我亲见他们在制造4个160磅压力的圆形锅炉。该厂有足够的扩建空间,

  可以生产足够全中国陆军使用的武器装备。深水渠道可以直通厂边。

  苏格兰裔的史迪特先生(Mr.Steart)是兵工厂的负责人。在困难的中国上层干预下,他能取得如此成就,殊为可贵。工厂管理者是一个中国官员,

  每月支薪英磅)。”

  “在厂中有一座良好的机器和两座现代机器,如果须要的话,它们可以达到30,000元的日产值,当我访问时,它们只能生产15,000元而已。

  在工厂附近,有一个政府的火药厂,有很好的机器,由一个德国人管理得井然有序。”

  1899年1月22日:裕禄奏北洋制造军械情形,已将北洋行营制造局与北洋机器局并列:

  查北洋制办军械共有两局:一为机器局,一为制造局。

  北洋机器局

  机器局现有制造黑药、栗药、棉药、无烟药、毛瑟枪子、铜帽并各种后膛炮弹,兼造硝璜镪水、雷电器具、卷铜、炼钢等项机器。

  黑药机器全分。

  栗药机器全分。

  棉药机器全分。

  毛瑟枪子铜帽机器全分。

  炮子机器全分。

  汽机内通局汽机锅炉共计十五分。

  按各机器所出数目:黑药每年能造四十四万磅,加工可造七十余万磅。栗药每年能造二十万磅,加工可造二十四五万磅。棉药每年能造二万三千磅,

  加工可造五万余磅。无烟枪药每年能造八千磅;毛瑟枪子每午能造三百八十二万粒,加工可造四百万粒;铜帽每年能造一千五百万粒,加工可造二千八百万粒;钢弹每年能造一千二百颗;

  至炮子一项,名目繁多,大小不一,向由军械局按照备操、备战,随时酌定交局照办,就制办最多之数考核,各项大小炮子每年能造一万四千五门六十个。

  制造局现有制造后膛炮子、哈乞开司枪子、云者士得枪子、三十七密里哈乞炮子、又自行铸配四十七密里哈乞炮子、后膛抬枪、前膛抬枪及枪子等项机器。

  按各机器所出数目,每年能造七生脱半开花炮子一万二千颗,铜六件一万二千副,克鹿卜铁身炮车十辆,铜管拉火二万四千枝,哈乞炮子五万颗,

  哈乞开司枪子二百十万粒,云者士得枪子一百四十万粒。

  淮军制造局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东西两局几全部被毁于火,不能恢复。袁世凯继任直督,另择山东德州城外花园地方,兴建新址。月重新开工,

  厂名仍沿用总理北洋机器局。

  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设在德州西门外运河码头东岸的花园,东临津浦铁路火车站,西枕京杭大运河,南至豆腐巷、北至上码头村(今德州地区煤建公司北界),

  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

  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工程自1902年秋开始动工,到1904年8月底,经过两年零两个月时间,主体工程十二个工厂建成。计“机器厂、快枪子厂、

  新枪子厂、无烟药厂、棉花药厂、镪水厂、杆弹筒子厂、木工厂、淋硝厂、铸铁厂、熟铁厂、锅炉厂。”后来又增设了纸盒厂(造纸厂)、

  炮子房及弹药库(即武库,库址在今德州市西郊于官屯乡陈庄东北,地区粮食局仓库)。到1907年又进行扩建,计扩建厂房113间、储药库一座、

  办公楼一座。

  袁世凯1907年6月2日咨民政部:“自二十八年秋间,前升任浙江臬司,天津道王道仁宝在署通永道任内,遵奉宪札,验收龚革道照玛经手买回东南两局残毁机器,

  即在天津租界内赁地存储,招募工匠,择要修理。

  在德州西南城外花园地方,购买民地五百三十余亩。其毗连花园东南一面,地名上码头,续将民房41户概行收买,并余地、空地共二十八亩有奇…二十九年正月办起,

  三十年八月大致落成,九月开工试行制造。”

  自1902年建局开始至1907年,开办经费是由三个海关的税收中提取制造经费,直接解交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自1908年开始,改由海防支应局按各项用途额发给银两。

  清朝末年,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须造呈《收支银两大数四柱报销息单》,将本年经费分别呈陆军部、度支部核销。民国以后,德县兵工厂全部经费由陆军部军械司按定额发给。

  年每年产量,以千为单位:

  产品1906190719081909无烟枪药(千磅)棉药坯(千磅)七密里九带箭毛瑟枪子,.七密里九无箭毛瑟枪子218.2七密里九枪子底火1,000曼利夏带箭枪子六密里五带箭毛瑟枪子,.142六密里五无箭毛瑟枪子六密里五假箭枪子200.8七生脱半日本炮弹底火83.86七生脱半炮弹底火205.3五生脱半炮弹底火7.45克鹿卜七生脱半炮弹底火0.8费开司七生脱半炮弹底火2.34.5克鲁苏炮弹底火6.5克鲁苏底火铜帽7克鹿卜炮弹碰火0.41克鹿卜底火铜帽6

  由其生产的军火,可以略为燎解当时北洋新建陆军使用武器的情形,由曼利夏步枪,转为毛瑟步枪,再转而使用日式步枪。其所谓带箭枪子,应是实弹。

  无箭为空包弹,假箭为木制弹头之练习弹。六密里五毛瑟枪子应是指日本明治三十年式6.5x50mm,与毛瑟无关。毛瑟枪系列中只有瑞典使用6.5x55mm子弹。

  月改隶陆军部,定名为德县兵工厂。任王亨鉴为督理。当时每日能生产七九、六五枪子各二万粒,全年做工300日,共可生产一千二百万粒,

  岁时经费55万元。兵工厂长长官先称督理,1914年改称总办(将军衔),以下设会办。各分厂管理官改称主任。

  1913年7月3日早晨5点多,德县兵工厂黑药库爆炸,至10点机器局水会救熄,震塌房屋十余间。火药库在德州城东南方,距城约四五里,

  外为土围,内有弹库八座,中间存储黑药5,000磅,计50箱,购自山东制造局,正待奉天派员领取。是日共毙官兵二人、重伤六人、轻伤十余人。

  1913年,陆军部统计表,年产粒枪子,经费元。

  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建立初期,工人达5,000余人。工人多数来自农村,也有一部份工人是来自德州城内。工人的待遇极差,工资很低,大多数工人只能勉强维持个人生活。

  民国成立后谢邦清任德县兵工厂总办时,实行减半裁人,工人减少到2,000多人。到1924年,工人人数还有1,700人。减少的原因,一是兵工厂经费无保证,

  二是由于拖欠工食费,工人自动辞退离厂(仅1924年就有百余人)。

  1915年,陆军部报告,德厂日产5万粒,每月1百50万粒。

  1918年1月至6月,军部报告,德厂出产粒。

  1924年价目表:

  七九尖弹带子夹每千粒84元

  七九尖弹不带子夹每千粒81元

  七九圆弹每千粒81元

  六五圆弹每千粒78元

  自来得子弹每千粒66元

  白郎林子弹每千粒46元

  1924年曹锟贿选,当选总统。各地相继声讨,奉军挟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旧怨,挥兵入关。9月24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大将冯玉祥与奉系勾结,

  暗中与奉军通款倒戈,将所部改为国民军,自任总司令,10月23日开入北京逼迫曹锟下台。奉军大举南下,11月3日,曹锟通电辞职,吴佩孚由塘沽浮海南下。

  1925年秋奉系军队在皖浙为孙传芳所败,奉系军阀张宗昌进入山东,得到了山东督军的位置。

  1926年2月,德厂正式停办。张宗昌把德州以南划为他的势力范围,而德州以北则属于另一个奉系军阀李景林的势力范围。张宗昌在停办后便将机器设备拆迁至济南新城兵工厂。

  新城兵工厂后来在抗战时辗转迁往重庆,改为30兵工厂。被遣散的工人分别去了济南、汉阳、巩县、太原、渖阳、重庆等地兵工厂。

  德县兵工厂房舍坚固,裁撤后厂内房舍仍在,成为驻军的营房。1937年,日军占领德州后,也曾在此驻扎过军队。1946年6月,德州老百姓在国共内战混乱中将兵工厂房舍拆毁。

  注1:阿思本SherardOsborn,英国海军上校,1863年,清廷经由第一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H.Lay),向英国购买了一小队炮舰,

  聘请阿思本为统领。1963年9月,当舰队到中国后,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舰身太大,无法用在内河航行,二是英国领事坚持保有舰队调度的最后否决权。

  清廷最后将舰队卖掉,在此事件中,中国损失七十万两以上。1864年1月,马格礼建议李鸿章,将舰队中附有供应、制造、保养军械的机器买下,

  后装置在苏州炮局中,为中国现代化机器制造之滥觞。


  (https://www.uuubqg.cc/77_77086/402264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