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七零妇产圣手 > 85.急性肺水肿

85.急性肺水肿


  第 85 章

  人到齐了开伙, 众人就着蘸酱黄瓜吃完山芋稀饭跟玉米棒子,摸摸嘴巴准备开船。

  胡杨迫不及待地摆弄他从废品回收站弄回来的铁锅。严格点儿讲, 这其实是釜, 就是种用生铁或者青铜做成的炊具, 长得跟锅差不多, 圆底没脚, 必须得放在炉灶上才能烧。

  小贺见他往锅里面贴锡纸,觉得稀奇,立刻伸手帮忙。

  成根大爹的侄子清点木桶的数量,对上数了, 大家伙儿准备开船。

  余秋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去药店买东西。一上午她光跟着何东胜东奔西跑, 去人家里头收垃圾了,连知了猴脱下来的蝉蜕都没卖。

  何东胜也站起身:“一起吧,我攒了点儿水蛭。刚好药店那片的人家我还没过去问,说不定能再多收几家。”

  七队的生产队长跟着点头:“是得去。现在天热菜场天天有剩菜垃圾,等天凉快了可不一定。”

  家里头就不一样了,哪家没点儿汤汤水水的剩下来。积少成多,要是整个县城人家的垃圾都让他们杨树湾包圆了, 那从今往后,杨树湾就不愁地里头没肥料。

  生产队长发了话, 七队的几个壮劳力赶紧跟人走。县委政府那边的人家可都是吃公家粮的, 家里头的垃圾都要比旁处肥些。

  胡杨着急赶紧做出太阳灶来, 小贺则要赶紧带着他的长毛去杨树湾安营扎寨;两人都跟着老成根夫妻撑着的大船先走,然后再靠各个小船接力回杨树湾。

  临走前, 小贺特地写了几封简信,又龙飞凤舞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标明地址,让何东胜等人拿着去找自己的朋友。

  神气活现的红未兵拍着胸口打包票:“就报我的名字,叫他们积极支持以粮为纲的政策。”

  何东胜相当给金笔厂青工做脸,再三再四道谢:“我们正愁没头苍蝇呢,亏得有工人老大哥给咱们提供帮助。”

  无限好文,尽在网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看看,到底是团结贫下中农的好工人,所以国家才会推荐他上中专。

  船开走了,余秋背上黄挎包,跟着何东胜去药店卖蝉蜕。正是中午饭点,店员陆续轮班吃饭。

  上次跟她说过话的药工手里头端着个大搪瓷缸子,装着的面条已经涨糊了,他也不在意,直接伴着酱吃。

  何东胜赶紧从包里头拿出一根嫩黄瓜,积极推销:“尝尝这个,配着酱面条吃,绝了。”

  药工看了他一眼,接过黄瓜咬了口,然后示意何东胜:“你自己数,我看着。”

  蝉蜕共有三百二十只,单价一分五,总价四块八毛钱。蚂蟥两百四十只,也就是两块四毛钱。

  余秋看着钱眼睛发热,她真希望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啊,这样天天可以有知了猴跟蚂蟥捉。

  药工过了数,从柜子里头数出七块二毛钱给他们。

  余秋看着七张一块钱的纸币跟两张角币,急了:“师傅,麻烦您分开给,我们不算在一起。”

  药工嘴里头嘀咕了句当地的方言,余秋没听明白意思。

  何东胜也笑着央求:“师傅,麻烦你了,我俩得分开办事。”

  他转过头叮嘱余秋,“你买好药就去渡口办公室等着,陈大爹跟阿姨打好招呼了,回头他再过来一趟。你就跟着船走。”

  余秋疑惑:“那你呢?你不回去吗?”

  何东胜笑着掰手指头跟她算:“县城也不小呢,我准备今天就跑下来。明天鱼苗来了,再过两天小鸭子也要下田,我两头跑不赢。”

  余秋皱起眉头:“那你晚上怎么 办?你今晚不就来不及回去了啊。”

  县城到杨树湾倒是有渡船呢,但只有早上一班。

  余秋也不知道设置路线的人到底怎么想的,早上从县城出发去临县,晚上再夜航返回。不知道是为了方便领导下乡工作的交通,还是他们默认了农民不需要上城。屁股决定脑袋。

  也是,现在自由市场早就被取缔了,买个馒头都要粮票。手上没有粮票的农民上城除了看西洋景,实在也没旁的能干了。

  何东胜笑:“没事,成根大爹晚上还回来的。我们在船上睡一晚就好。”

  余秋赶紧摇头:“算了吧,你们好歹找个旅店睡一晚。船上怎么好睡觉。”

  她咬咬牙,从口袋里掏出还没来得及焐热的四块八毛钱,“给你,你们将就着先对付一晚上吧。”

  余秋记得高中课文中《陈奂生上城》里头,在县委招待所住一晚是五块钱。那都是分田到户之后的事情了,按理说现在的住宿费应该不会比里头贵。

  何东胜看递到自己面前的纸币,心里头又惊讶又好笑。没想到小赤脚医生还要掏钱给他住旅馆。

  他笑着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再说住旅馆要大队跟公社开介绍信盖章的,我们也住不了旅店。”

  余秋真要忍不住翻白眼了,这是要把人死死绑在一亩三分地上,坚决不许人流动吗?衣食住行处处限制,简直就是大牢房。

  何东胜反过来安慰余秋:“没事的,现在天热又不怕受凉。你买完东西早点儿回去,我估摸着过个把小时成根大爹的船就能折回头了。”

  店员狼吞虎咽地吃过午饭,擦擦嘴,赶紧过来招呼余秋:“同志,你想买点什么东西呀?”

  余秋赶紧递上手里的纸:“这些我都要,师傅麻烦您帮忙找找。”

  口服药跟中草药店里头倒是有,但是她想要的奥硝唑注射液以及叩诊锤之类的,就只能去县医院买了。

  “奥硝唑我没听说过,不过甲硝唑片有,一瓶1块6,你要不要?”

  余秋赶紧点头:“要。”

  口服药常规都比注射液来的便宜,奥硝唑本来就比甲硝唑贵,还不知道注射液要卖多少钱呢,直接拿蒸馏水化了甲硝唑片外用也行,反正也不需要静脉输液。

  “卫生院给你开介绍信没有?”店员好心提醒,“你得拿着卫生院的介绍信才能买得到,不然医院不会卖给你的。这可都是紧俏物资。”

  余秋头大如斗,怎么这点儿事情还搞得这么复杂。

  店里头又来了新客人,店员赶紧朝余秋点点头,过去招呼:“同志,你要买点儿什么药?”

  那人手里头拎着个大旅行包:“治疗小孩咳嗽的。”

  店员没有直接给他拿药,而是又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咳嗽的呀?有没有痰?痰是个什么情况?”

  “受凉了,没有痰。昨儿晚上他跟他表哥去游了个泳,叫风吹着了,回来就一直咳嗽。”那人着急的很,“同志您快点儿,我这要去赶车。我们从外地过来走亲戚的。”

  何东胜看余秋眉头紧锁,笑着安慰了她一句:“莫慌,你跟船回去,让修远撑乌篷船送你去趟卫生院,直接找丁大夫开介绍信,明儿再过来买。”

  接待客人的店员微微皱眉:“这么急?是不是吹了电风扇啊,今儿这天可不冷。”

  说着,她拿了小柴胡递过去,“吃

  这个试试,治疗风寒感冒的。”

  客人抓了药,准备掏腰包付账,面前又多了个穿绿军装的年轻姑娘。

  余秋追问:“师傅,你家孩子是一出水就咳嗽吗?孩 子精神怎么样?有没有喘不过气来?”

  那人摸不着头脑,疑惑地看向店员,搞不清楚这突然间冒出的小姑娘是怎么回事。

  店员倒是很给余秋抬轿:“小秋大夫,你有什么问题吗?”

  “我觉得这孩子咳嗽未必是受凉

  感冒了。”余秋恳切地看着拎行李包的男人,“师傅,您还是把孩子带过来,让我们的大夫看看吧。您看您马上要带孩子坐车,万一在车上病情发生变化了,想找大夫也找不到人是不?小孩子又不比大人能扛,娇嫩的很。”

  店员也帮腔:“是啊,师傅,我们这儿大夫看了的确是感冒的话,我还照原价卖药给你。我们为人民服务,绝对不多收钱。”

  那人像是被说服了,嘴里头应着好,出去找自己孩子。无限好文,尽在网

  何东胜看向余秋,压低声音问:“怎么了?哪儿不对劲吗?”

  游完泳之后又吹电风扇,受凉感冒挺常见的。

  “我就是觉得这孩子咳得可能非常厉害。”余秋语气迟疑。

  现在人,尤其是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感冒发烧这种小病基本上都是忍忍就过去。

  这人说自己是带着家人来本县走亲戚的,可他裤子上有补丁,可见家境绝对谈不上宽裕。

  但这这种情况下,他还坚持来药店买药,而不是等到回自己家再给孩子看病好方便报销医药费,很大可能性是因为孩子咳得实在太厉害了,大人都心惊胆战,不得不过来买药。

  有一种情况很少见,但不是没发生过。孩子在游泳过程中发生了溺水,但是很快获救,只有少量水进入肺部。只是这少量的进水并没有被人体吸收掉,而是影响了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从而气体交换困难,急性肺水肿。

  所以一般溺水病人获救后,医生都会要求再观察一段时间。即使没什么状况顺利出院了,也会要求病人家属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一旦出现不好要及时就诊。

  男人没花几分钟功夫,就抱进来个四五岁大的小孩。

  见到人,店员就惊呼:“哎哟,这个娃娃必须得看大夫啊。”

  瞧瞧孩子的嘴巴都发绀了,整个人精神也不对劲。

  余秋赶紧追问:“小朋友?你游泳的时候是不是淹了水,然后被叔叔救上来了?”

  那孩子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怕被大人骂,茫然地睁着大眼睛,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只鼻翼扇动,呼出的气带着热度。

  余秋伸手一探孩子额头,这小孩应该是发烧了。

  倒是旁边有个看上去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哇的一声哭出来,结结巴巴地承认,昨晚游泳的时候,弟弟的确没抓牢游泳圈掉进水里头去了。旁边有位叔叔救了人。他害怕这事儿让大人知道后,大人就不让他带弟弟玩了,所以没说。

  里间的坐诊大夫听到动静,直接喊话招呼:“把娃娃抱进来让我看看。”

  余秋跟着到了里间,顿时吓了一跳。小小的诊疗室里头居然架着长枪短炮,那位再河岸上有过一面之缘的白人导演居然还冲她点了点头。

  什么时候,他们跑到这药店来拍纪录片了。

  很快余秋就顾不上旁边的摄像机,因为小孩明显喘不上气来,整个人憋得脸都青紫了。

  “快快快,拿管子来。”坐诊大夫放下听诊器,立刻给孩子做了气管插管。

  余秋看他麻利的动作,不由得在心里头道一声佩服。儿童的气管插管可不好做,相当考究操作者的功力。

  她也没闲着。

  大夫问了句:“会捏球囊吗?”,就直接将呼吸气囊交给余 秋处理了。因为他还要忙着吸痰,小孩气管内喷出了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就跟火山喷发带出来的岩浆一样。

  县革委会主任嘴里头发出一声怪叫,吓得差点儿跌坐到地上。

  “车子,赶紧找车。”坐诊大夫焦急地催促,“这孩子必须得送医院。”无限好文,尽在网

  余秋也大喊:“速尿、地米吗?赶紧拿药。”

  革委会主任的小车前头送另一个跌断腿的病人去医院了还没回来,何东胜情急下只在药店门口的大路上拦了辆运完粮食要回去的拖拉机。

  这会儿有个车子能跑就不错了,大家哪里顾得上其他。

  余秋跟着上拖拉机敞开的后车厢,她得持续给急性肺水肿的小孩捏呼吸气囊。药店的大夫也在拖拉机上,余秋都不明白这位老大夫到底是如何做到在如此动荡的车厢中还给孩子推药的。

  更让她觉得不可思议的是,那位外国导演跟他的助理居然给上了拖拉机,挤在角落里头坚持拍摄。余秋真担心车子一甩尾巴,会将他们连人带机器全摔下去。

  比起他们,骑着自行车追在后面的县革委会的领导们简直太正常了。

  药店距离县城就两条街,但这真算得上余秋走过的最漫长的街。为了增加孩子的有效肺容积,改善通气功能,她让孩子趴在简易担架上。尽管如此,孩子的气管里头还在不断往外涌粉红色泡沫样痰。

  余秋真怕面对这种情况。临床上,送到医院的溺水病人基本上都不行了。真正抢救回头的少得可怜。碰上病人是孩子的时候,所有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都尤其不好受。

  拖拉机终于突突突地跑到了县医院门口。事先接到药店电话的医生护士已经在

  等待,他们迅速接手了已经陷入昏迷的孩子,将人拖进了抢救室。

  余秋看到文教授奔跑的背影时,悬着的心终于掉进了胸腔。没事的,肯定会没事的,这是老天爷不想收这孩子的命呢。

  她蹲在拖拉机上捏气囊的时间太久,站起身眼前发黑,本能地扶了下旁边的拖拉机。

  “啊”的一声,余秋发出惨叫。

  她头昏眼花,居然忘了这天气的窨井盖子能够煎鸡蛋,结果自己被碳烤猪肘子了。


  (https://www.uuubqg.cc/134_134716/706953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