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英伦文豪 > 第108章 《镜报》的诞生

第108章 《镜报》的诞生


第108章  《镜报》的诞生

        陆时送走了两位访客。

        告别时,两人透露了他们接下来的行程。

        辜鸿铭会暂住伦敦,制定旅欧计划;

        至于郑观应,本该拜访各铁路、各投资公司,但听过陆时的话,便收起了那些心思,回国处理粤汉铁路的后续。

        陆时回到座位上,考虑《万历十五年》的事情。

        这本书的作者黄仁宇是美籍华人,所以成稿便是英文,书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

        (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

        大体框架可以直接拿来用。

        但这本书也有弊病,

        比如在引用史料的时候,会有所偏颇,只引用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内容,

        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对史料进行曲解和误读,“冯宝下台”之论等更是贻笑大方。

        有明史专家评价《万历十五年》:

        “作为学术专著不够格。”

        这也是作者黄仁宇作为美籍华人在研读史料时的局限性。

        陆时嘀咕:“难搞……”

        他在一张纸上写下英文标题,随后是每个章节的小标题,列了几行。

        这时,夏目漱石回来了。

        吾辈挣脱遛猫绳,猛窜进了屋里,在陆时脚边撒欢打滚,

        “喵呜~”

        夏目漱石环视一圈,

        “人走了?”

        他踱步到陆时身后,看到纸上的内容,不由得啧啧称奇:“你选了这么难的内容啊……”

        陆时伸个懒腰,

        “等等吧,教材还早着呢~”

        他将纸张折起来,放到了旁边,说:“先办正事。”

        ……

        三天后。

        威斯敏斯特宫。

        沃德豪斯从上议院出来,嘴里嘟囔着“神经病”、“浪费时间”之类的话,快步朝办公室走去。

        刚到门口,他就看到了等在那儿的丘吉尔。

        沃德豪斯上下打量,

        “我说,你是不是胖了啊?”

        丘吉尔挑眉,

        “从战场上下来,太久不运动导致的。”

        他不想在自己的体型上多费口舌,岔开话题道:“对了,我听你一直在抱怨,是有什么事吗?莫不是……”

        话音未落,沃德豪斯就打断道:“就是那个‘莫不是’。进屋说。”

        他推门而入。

        丘吉尔跟进来,自觉地来到雪茄柜前拿雪茄,贼不走空。

        沃德豪斯都懒得吐槽了,

        他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继续刚才的话题:“十几分钟前,贝尔福又在歇斯底里地发疯了。”

        丘吉尔轻笑,

        “阿瑟?”

        阿瑟·詹姆斯·贝尔福,是当今首相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的外甥,同时也是其政治继承人。

        沃德豪斯“嗯”了声,说道:“法国、美国都在搞事情,还有沙俄,也麻烦得很。想要维护海外利益,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内阁的人不疯才怪。”

        财政问题一向是重中之重。

        元旦期间,皇家海军和内阁因为预算生了嫌隙,丘吉尔那时便预见到了现在的局面,

        他说:“罗伯特会越来越艰难吧?”

        这是个问句。

        沃德豪斯狡黠地笑,

        “别问我。”

        他戴上圆顶礼帽,站到了门边,对丘吉尔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怎么,还要我把伱抬出去啊?”

        虽然非常信任丘吉尔,但也不至于将他单独留在办公室。

        丘吉尔又拿了两支雪茄,这才出门。

        他问道:“你这是要去哪儿?”

        沃德豪斯说:“陆教授约我在河对面的咖啡馆见面。我有些担心他会转投他处。”

        牛津、剑桥的公开邀请见报了,

        与这两校相比,伦敦大学联盟就是个弟弟,资源不行、师资不行,就连学位都差得远,

        也难怪沃德豪斯担忧。

        丘吉尔摇了摇头,“我还是保留之前的观点。陆教授在伦敦政经带着民调的项目,自由度高,同时又受人尊敬,去牛津、剑桥就不一定有这待遇了。”

        沃德豪斯说:“但愿是我杞人忧天吧。”

        他挥挥手,

        “时间差不多了,我得赶紧出发,省得迟到。”

        ……

        咖啡馆与威斯敏斯特宫隔河而望。

        包厢内,斯科特和库珀正相对而坐,一边喝咖啡,一边读着手中的报纸。

        库珀问道:“你说,陆教授叫我们过来会是什么事?难道他又有新作品了?我可一直眼馋他的《罗杰疑案》,只可惜《苏格兰人报》的增刊版面有限……”

        后面省略几百字。

        能看得出来,库珀十分遗憾。

        斯科特劝慰道:“你啊,别想那么多。《罗杰疑案》的写法是叙述性诡计,不适合连载。”

        库珀不甘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怎么不适合连载了?”

        斯科特哈哈大笑,

        “别当真~别当真~”

        两人关系很好,说说笑笑,也不影响感情。

        过了几分钟,包间的门被推开了,陆时和沃德豪斯站在门口。

        陆时上前,

        “两位,久等了。”

        四人依次握手,落座。

        斯科特迫不及待地说道:“陆,你真是不地道,《我有一个梦想》那么好的文章怎么能在《每日电讯报》那种老古板刊登?这是赤裸裸的明珠投暗啊!”

        陆时看对方痛心疾首的模样,有些想笑,

        他回道:“那是即兴演讲,稿件由剑桥大学整理,我也是没什么办法。”

        斯科特听了直叹气,

        “唉……”

        沃德豪斯看现场还有两位总编,心知陆时找自己不是为了辞职,心中的大石放下,

        他轻松了些,便主动问道:“陆教授,你找我们所谓何事?”

        陆时说:“爵士,你是伦敦大学联盟的名誉校长,总管学校事务,可曾想过以学校的名义出版期刊、杂志、报纸?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力,与牛津、剑桥叫板。”

        包厢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点儿诡异。

        沃德豪斯的嘴角抽了抽,

        “和谁叫板?”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结果,陆时确定地重复道:“与牛津、剑桥叫板。”

        沃德豪斯说:“你在开玩笑?”

        陆时不解,

        “伦敦这么多的高校成立联盟,难道没有那样的心思?”

        这话把沃德豪斯问住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伦敦大学联盟的成立有一定的政治考量,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教育方面,

        牛津、剑桥是挺牛的,

        伦敦就很差吗?

        一旁的斯科特问道:“陆,你是不是有了什么想法?”

        陆时点头,将自己关于小报的构想说了出来。

        听完,

        “嘶……”

        “嘶……”

        斯科特和库珀同时倒吸一口冷气。

        两人都没想到,一个中国人竟然半点儿不保守,甚至比英国人还开放。

        库珀说:“这个点子实在是……实在是……”

        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旁边的斯科特却说:“仔细想想,这种报纸必定是有生存空间的。”

        因为陆时和道尔的争斗,《曼彻斯特卫报》销量陡升,让斯科特开始考虑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百姓读报,到底是为了什么?

        以前,他一直觉得人们是为了接受讯息才会读报纸,

        可现在,他的想法变了。

        他说:“读报本身也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

        库珀“嗯”了一声,低声道:“我赞同你的观点。”

        斯科特惊讶,

        “你赞同?”

        库珀忍不住笑,

        “怎么?你以为我会反对?作为新闻人,我如果连这点儿敏感度还没有,就干脆直接辞掉主编的职位算了。你想想,现在的《费加罗报》都成什么样子了,却卖得好得离谱……”

        《费加罗报》,法国的综合性日报,报名源自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名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主人公费加罗,

        而费加罗是法国文学传统中一个倍受尊重的文学人物,包括左拉、莫里哀、纪德在内的很多文学大师都以其为主人公进行过创作。

        所以,《费加罗报》光名字听着就很文艺。

        可就是这么一个文艺的报纸,开始走下里巴人的商业化路线——

        疯狂印广告。

        表面上厚厚一摞,但实际内容少得可怜,新闻得从广告的缝隙中找。

        可百姓们就是吃这一套,

        加量不加价嘛~

        那些广告页撕了当厕纸也好。

        《费加罗报》的成功冲击着整个报业,让各报社编辑反思,报纸的基础职能到底是什么,

        传递信息?

        娱乐消遣?

        提供厕纸?

        ……

        于是,编辑们开始各显神通,各种奇葩报纸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沃德豪斯忽然说:“我支持陆教授。”

        斯科特:???

        库珀:???

        陆时:???

        三人都对沃德豪斯突如其来的表态感到有点儿懵。

        库珀小声说:“爵士,具体细则我们还没商议呢,你怎么就……你怎么如此主动?”

        沃德豪斯尴尬,

        他主动,是因为有危机感。

        牛津、剑桥对陆时抛出了橄榄枝,如果自己不有所表态,真让陆时投入别的学校的温柔乡,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办报纸嘛,多则几万镑、少则几千镑就能搞定,

        用来拉拢陆时不算是破费。

        何况,听了库珀和斯科特的评价,小报似乎是有市场的,应该不至于赔钱,

        若能顺便扩大伦敦大学联盟的影响力就更好不过了。

        库珀说道:“爵士如此支持当然是好事。但借用伦敦大学联盟的出版社,办出来的报纸还是要注重一定的真实性的,否则造成负面影响,会非常麻烦。”

        斯科特点点头,

        他转向陆时,

        “陆,对于版面你是怎么想的?”

        陆时回答:“首先是篇幅,最好只有《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曼彻斯特卫报》的一半大小。”

        其余三人都赞同地点头,

        既然要彻彻底底地走向民众路线,那就必须要让报纸便于携带,

        像《泰晤士报》这种大报,适合坐在桌边,一边吃着早餐,一边阅读,

        此情境天生就是严肃的,与消遣的气质相冲。

        库珀提议道:“我觉得,最好多弄点儿插图。”

        此经验来自《伦敦新闻画报》,

        这份杂志价格并不低,但每到圣诞、元旦之类的节日便卖得非常好,就是因为图片和“娱乐”一词深度契合。

        陆时也很赞同,

        世界上的第一份小报《每日镜报》刚创办时并不成功,后来改成了半便士画报,

        便宜+插图,

        接着就卖爆了。

        沃德豪斯问:“内容呢?”

        小报的内容一般是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八卦绯闻、民生消费、丑闻,

        总之,什么劲爆来什么。

        但大学办小报,这么搞容易出问题。

        陆时有选择地说了说,随后又加上了:“小说、漫画、两性、笑话、生活常识。”

        斯科特拍手,

        “好!一听就非常有趣!”

        沃德豪斯嘀咕道:“早知道当时就该让工艺和娱乐学院也并入联盟了,那帮学生中会画画的人可多。”

        陆时听了,无力吐槽。

        库珀哭笑不得,

        “爵士,您未免也太功利了吧?”

        沃德豪斯尴尬地摸摸鼻子,摆手道:“没有没有,我也是为了联盟好嘛~”

        另外三人懒得搭理他。

        陆时说道:“库珀先生、斯科特先生,我请你们过来,就是想让你们帮忙办报。毕竟,伦敦大学联盟的出版社只做过杂志,而你们都是有经验的新闻人,懂如何办报。”

        斯科特点头,

        “当然,我会帮忙。”

        另一边的库珀也说道:“算我一个。只是,这报纸该叫什么?”

        沃德豪斯提议道:“《伦敦时报》?”

        斯科特当即就否决掉了:“不好,时报不合适。”

        时报,对应英文“Times”,著名的有《泰晤士报》、《纽约时报》,

        总体上,所有的时报都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尤其关注时代发展的动态和相关事件,格局和立意都站得比较高,

        此即所谓的“质报”。

        但这种报纸的销量往往卖不上去,所以也不得不改变,

        例如《泰晤士报》,在1908年就走向了通俗化。

        沃德豪斯又说:“《伦顿邮报》,如何?”

        库珀叹气,心说政客的想象力也就到这儿了,怎么都是这么普通的名字?

        斯科特说道:“不响亮。”

        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还是嫌弃太普通。

        沃德豪斯被连续否决了两个提案,直接就摆烂了,说道:“我实在想不出什么有趣的名字了。”

        报纸的名字确实很难想,

        既要让人印象深刻,又不能过于复杂。

        斯科特说:“我最近就在考虑把《曼彻斯特卫报》改成《卫报》,所以深知取名之难。大家还是不要太着急,慢工才能出细活嘛~”

        众人点头称是。

        过了半分钟,陆时说:“叫《镜报(The  Mirror)》吧,媒体应该如镜子般反映社会的美好理想。”

        他说这话的时候毫不脸红。

        脸皮还挺厚的啊……

        库珀、斯科特、沃德豪斯都暗暗佩服。

        他们表面上却表现出了无比的赞同,异口同声道:“好名字!”


  (https://www.uuubqg.cc/16161_16161320/11508480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