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庆长公主 > 第21章 孟高的往事

第21章 孟高的往事


经过大半夜的折腾,大家身上都沾满了泥水,李长庆更是头一遭经历这种事情,看起来既疲累又狼狈。

        回城的马车上,孟高拿出一套天蓝色绣着翠竹的干净衣裳,递给一直不言语的李长庆,然后侧身出了马车。

        李长庆拿起衣裳轻轻闻了闻,干净整洁,布料柔软,还带着丝丝木兰花的清香。

        正是李长庆此刻最需要的东西,如今这副模样,回到宫里,不知道明日会被传成什么样。

        这样看来,这孟高倒真是妥帖又周全。

        换完衣服后,李长庆自是舒服多了,斜坐在马车上半眯着眼小憩,想着如今已经入夜,城门已落锁,宫里是回不去了。

        正想着,孟高也穿一身和李长庆同花纹的衣裳进了马车,看见换了干净衣裳的李长庆,脸上瞬间温和了几分。

        “看着,倒还合身。”

        李长庆听了脸颊不自觉的红了半分,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怼回去,只是伸手掀开马车上的布帘,看着外面漆黑的夜,细细密密的雨,落在她纤细白皙的手指上,带着点点寒意。

        看着外面的雨,二人都陷入了沉思。

        此时正耕农们收割田地里麦子的时候。

        开始时,耕农们还想着,不过是夏日里的一场雷阵雨,雷声大雨点小,过几日就会停歇,所以便没有在意,想着等雨停了再收。

        可眼见着雨越下越大,一连半月不休时,这才不顾一切,穿着蓑衣去地里抢收,可抢收回来的麦子大部分已经发霉,没有发霉的也被泡的不成样,或是长出了长芽根本无法储存。

        粮食是平头百姓们的立命之本,若是风调雨顺的年份,辛辛苦苦干上一年也才稍有余粮。

        若是遇上这种大灾大旱的年份,路有饿殍,易子而食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二人正想着,马车陡然停了下来。

        车外传来一侍卫低沉的声音。

        “殿下,大人,华英伯世子和孟公子在前面等着。”

        “可是有什么事情?”

        孟高声音低沉地问道,刚刚稍有放松神经又绷了起来。

        “回大人,杨世子说如今无法回城,邀请殿下和大人前去附近华英伯的别院休憩一番。”侍卫回道。

        孟高这才松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李长庆,见她并没有拒绝的样子,便吩咐了外面的侍卫几句。

        李长庆并没立刻回宫的打算,如今虽然方河镇百姓已经安全了,但是她总觉得,这塘坊关堤坝泄洪的时间过于蹊跷,加上来的路上发生的事情,更让她心里隐隐不安。

        “公主,去稍作休整一下也好。”

        孟高看着李长庆有些发白的小脸,柔声说道。

        “今夜怕是回不了宫了,不若待会儿,孟大人随本宫去塘坊关走一趟。”

        孟高听了,沉思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大人对华阴伯府了解多少?”李长庆继续问道。

        “倒是知之甚少,这些年华阴伯府愈发没落,只是听说现任华阴伯从前酷爱古籍,所以先帝便恩赐他在文昌阁挂了个编书注卷的闲职。”孟高想了片刻说道。

        不说孟高,其实如果不是今日遇见李子墨,李长庆也想不起京城还有华阴伯世子这号人,只是他今日出现的也太巧合了些。

        明明她出宫这件事,也不过是形势所迫,临时起意,可也说不准赵尚他们猜出了一二。

        “倒是那个庆阳郡孟氏大公子孟谨言,师承大儒,文采斐然,有传言说他原本是今年春闱的热门,但如今因新帝登基,朝堂琐事众多,殿下下旨让开阁考试延至秋后,所以各地考生便留在了京城。”孟高想了想,继续说道。

        “可看着那孟谨言年龄并不大?”李长庆一阵好奇。

        “哼,像他这么大时,微臣已经高中状元了,何况是庆阳郡孟家这样的门第,虽说远离京城,可怎么也算是江南第一世家,江南文人之首,举全族之力培养一个状元郎,还是有可能的。”

        孟高语气里带着显而易见的不屑。

        李长庆听了,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还藏着这样的渊源,但看着孟高这个样子,只觉心里好笑,便想逗逗他。

        “本宫说呢,怎么这么轻易答应了人家杨世子的邀请,原来孟大人是迫不及待想要面见故人呀?”

        “什么故人不故人,我遇见老师时,老师早就被他们赶出孟家许久,我更是从没有见过这个孟谨言,何谈故人?况且如今,老师已去。”

        孟高身躯可见的颓了下来,声音也越来越低,带着化不开的悲伤。

        李长庆这才想起,之前在方河镇,虽然听到方谨言的名字时,孟高有一瞬不虞,但是后面都表现的很正常。

        大概在孟高心里,相比起孟氏,他更恨的是自己吧。

        李长庆看到孟高这样,心里莫名的有些难过,想要安慰一下他,却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擅长安慰人。

        良久,她才用手轻轻拽了拽孟高的衣袖。

        孟高抬起头,眼里隐隐带着一丝泪光,嘴角却带着一丝狠厉。

        “有生之年,我孟高定然要还老师的清白。”

        李长庆虽然没有见过孟高的恩师,从前的工部尚书孟叶尘,但也是听过的,此人文采斐然,刚正不阿,一手主持了南北运河的疏通,最后却被人弹劾贪污运河建造款,最后在狱里自戕谢罪。

        而大理寺将这个案子办成铁案的最关键证据,竟然是孟叶尘最得意的学生,时任工部建造司长司孟高亲自递上去的。

        这之中究竟有什么渊源,李长庆不得而知,但是从孟高今日的神情,不难看出,这其中必有误会。

        “孟高,从前你总劝解本宫,要等机会,这话今日本宫还给你,若是你信得过本宫,等机会合适,本宫自会还孟尚书一个清白。”

        李长庆一瞬不瞬地看着孟高,语气坚决而诚恳。


  (https://www.uuubqg.cc/47682_47682863/3993734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